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 单项选择题 原理第二、三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2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17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知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力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关系的总和 7. 上层建筑是指( )

18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 人口太多 B. 小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础矛盾的尖锐化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科技革命慢对统治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怪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9

1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 唯恐天下不乱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16.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17.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20.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 纯粹偶然的 B. 纯粹必然的

C.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存在包括( )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 经济关系 到 D. 全社会关系 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断承性

20

搜索更多关于: 一 单项选择题 原理第二、三章 的文档
一 单项选择题 原理第二、三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hmp1sm7a9kfa251dv3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