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施工工艺
5.1 车站深基坑施工流程
清底验槽垫层施工,进入下道工序锚杆网片地面制作边坡支护测量放线施工准备表层土方开挖石方爆破开挖边坡支护重复进行下一层开挖 图15 铜山路站基坑开挖施工图
5.2基坑石方爆破开挖
本工程爆破作业为连续高强度生产、工期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保护要求高。综合考虑爆区地形、地质、环境条件、设备和技术条件,采用人工风钻钻眼成孔,人工装药、联线起爆方式施工,爆破器材选用乳化炸药和瞬发电雷管,导爆索连线起爆。
(1)主要采取“浅孔松动爆破+光面爆破+炮被覆盖”的爆破工艺工法。其中铁塔防护区采用静态爆破,基坑内为浅孔松动爆破,基坑边坡采用浅孔松动爆破。
(2)对爆破产生的大石块,采用破碎锤进行机械破碎。
(3)高压铁塔周边30m范围,高压电线下方10m范围内采用静态爆破。 (3)边坡石方开挖纵向分段、竖向分层、随挖随支、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 (4)具体施工工艺工法见铜山路站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5.3车站围护结构施工
5.3.1围护结构设计参数
29
本车站围护结构遵循“安全、经济、方便使用”的方针,本车站围护结构采用明挖放坡开挖,边坡支护采用锚杆、网片+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边坡设计多级边坡,东西为两级放坡,一级边坡为1:0.3,二级边坡为1:1,南北为三级放坡,一级为垂直放坡,二级为1:0.5(北侧)、1:0.3(南侧),三级放坡为1:1,明、暗挖分界线放坡为两级放坡,一级为垂直放坡,二级放坡坡度为1:0.5。锚杆采用HRB400,Φ22砂浆锚杆,钻孔直径Φ70,锚杆倾角15,梅花型布置,间距1.5m32.4m,锚杆长度,东侧一级边坡为7m,二级边坡为3m,西侧一、二级边坡为3m,南、北侧一级边坡为7m,二级边坡为5m,三级边坡为3m;网片采用Φ22圆钢,间距200mm3200mm;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详见
图16 铜山路站南侧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图17铜山路站南侧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18铜山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标准断面图。
。
图16 铜山路站南侧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17 铜山路站北侧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30
图18 铜山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标准断面图
5.3.2 挂网喷砼施工工艺
挂网喷砼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9。
铺面层加强筋 喷射砼 养护 材料准备 边坡放线 分层分段开挖 网片安装 锚杆施工 清理边坡 图19 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5.3.3施工方法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第一层土石方开挖→人工坡面修整→第一次喷射砼(底层)→放线定孔→钻孔→锚杆制作→清孔→锚杆安放→注浆→二次注浆→钢筋网筋制安→第二次喷射砼(表层)→焊接锚头→进入第二层石方开挖,其施工程序即为重复第一层喷锚施工程序直至基坑底。
(1)施工准备:人员、机具进场,材料进场。 (2)土石方开挖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现场的地质情况,土石方开挖采取平面分区分段、竖向分层的方法,每层开挖深度为1.5m;为确保基坑稳定土石方开挖后距坡脚1.5m~2.0m处挖出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上层喷锚施工完毕,待砼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开挖下层喷锚工作面和土体,严格控制标高,并预留10~20cm厚进行人工修正,清基。
(3)坡面修整
机械和人工修整边坡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坡,尽可能的修整找平坡面,为喷射砼提供最佳效果。
(4)放线定孔
测量放线时,组织测量员、施工员,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锚杆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基坑坡面处,并用石灰粉标记,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软弱夹层、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孔的定位。
(5)钻孔 ①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