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一 1、以点代面,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生活中的新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学目标 实际生活中,时时识新字,处处认新词。 2、学会把词语写得更具体,从词语中感受春天的美、体会美、赞美美。 3、体会同样的句子读法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同。学会根据句子所描述的意思读句子。 4、熟读并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草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 5、学生学会阅读《笋芽儿》,继续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识字、用词、读句、写字、背诗、阅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春暖花开,景色怡人,小朋友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出 去踏春了吧。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公园里转转吧。出示公园 大门的照片。 2、出示导览图 师:公园太大了,为了便于咱们熟悉环境,有效地游玩, 同时保证及时顺利地离开,咱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 教 是的,可以请教工作人员,可以跟随其他的游客。但是当没 有人可以求助时,咱们可以自助——浏览入口处的导览图。学 (出示导览图) 3、识字 过 (1)好像有些生字咱们不太熟悉,这可会影响我们的游玩 计划呀。不过,我们可以请拼音姐姐帮忙。请自己认读一下程 书上的这几个词语,把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 (2)借助拼音,通过拼、读、记的方法识生字。 (3)同桌读一读,看谁更厉害。 (4)讨论识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 如:减一减:停-亻=亭 形声字:管、理、咨、询、厕、剧 加一加: 宝、塔、厅 4、出示加拼音词语,开小火当小老师领读。当读正确了,出 示相应的图片。 出示去拼音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5、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认读,男女生读,齐读。 6、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词认熟了,通过了闯关。 下面我们去游玩了。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游玩路线,来到相应的地方,学生便 教 学 过 程 读出名称。来到湖心亭,孩子们就读“湖心亭”,来到厕所,孩子们就读“厕所”,来到咨询处,孩子们就读“咨询处”。 7、继续参观,进入书上没有的旅游景点(出示景点名称),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图上的信息,再借助拼音,学学上面的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1、师:孩子们,在一路的游玩中,你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2、说说看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同桌交流。 (2)举手汇报。(相机板书词组:五颜六色的花朵、嫩嫩的小芽等) 出示例句:我看到了到处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 嫩嫩的小芽让我感到春天已经来了。 3、出示填空题学生在书上补充词语:那下面请你为这些景色补充一下形容词吧。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的天空 ( )的阳光 ( )的田野 ( )的微风 ( )的柳条 ( )的草坪 4、请学生将自己填的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5、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词语里填的关于春天的景象。 三、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 1、春天到了,连地里的种子都快苏醒了。(出示句子和图片: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咱们一起用优美的朗读来叫醒它吧。 不过,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2、练习朗读 (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应该怎么读? (2)孩子们练读。 (3)指导学生读的技巧,即这里是在强调种子,(适时标红)所以种子应该重读,再让孩子们读一读。 (4)根据提示:种子睡在哪里?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又应该怎么读呢? (5)学生练习读。 (6)请学生汇报读。(适时标红) (7)师范读。(8)生齐读。 3、拓展 出示句子:我爱美丽的家乡。 想一想这句话有哪些读法? 大家试一试。请同学汇报读。 4、师总结:重读不同的词语,往往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希 教 学 过 程 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多多注意朗读的技巧!让你的朗读更棒!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一)谈话激趣,揭示新课。 1、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又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小草的古诗。 2、教师板书诗题与作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李白) 4、简要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出示小草在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3、出示“火烧”的图片及“烧”字。 出示浇、绕等形近字与之作比较记忆。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相机出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出示图片,同桌间互相尝试练说大意。 4、全班汇报。 (1)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相机出示图片) (2)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 (3)一岁一枯荣:出示小草四季或繁茂或衰败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理解诗意: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 (5)当原野上忽生一场大火,把小草们烧得面目全非,那是它们是否会迎来一个悲惨的结局呢?为什么?相机出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让学生说出大概的诗意。 (6) 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5、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节奏的停顿,相机出示节奏线,指导朗读。 7、背诵全诗。 8、出示古诗的后四句:其实这首诗还有四句话,从后面这四句话中,更能感受到送别的依依不舍。 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齐读) 出示大意,帮助学生理解。 9、师:友情像一首意味深长的小诗,友情像一首悦耳动听的小曲,只要我们以诚相待,爱就会像春天的小草一样,绵延不绝! 10、让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同样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感受一份份送别的真情吧。(出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出示四个生字)观察田字格里的底、原、处、递的写法。谈谈自己的发现。 2、汇报:首先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 (相机圈画)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左下包围的字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老师相机补充(相机圈画):左上包围的字其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如“底”字“广”部撇画斜长,“氐”要写端正。右下部分的斜钩要超出广字头。 左下包围的字,其包围部分还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仍然要写端正。如“递”字,其被包围部分应从上面突出包围圈。 3、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进行描红与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归纳:你还见过哪些字是左上和左下包围的字,举例说一说,并在田字本中写一写。(预设:左上:座、床。左下:边、建) 二、我爱阅读 (一)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笋)你们见过它吗?(出示笋和竹的图片)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笋芽儿的故事吧。 板书文章题目 笋芽儿非常可爱,我们可以把儿字读得再轻一点,这样就显得特别亲切,我们一起来叫她一声吧!谁来跟它打个招呼? 指名读,齐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