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点3 反常膨胀 大 【重点实验再现】
m
实验一 (1)ρ= (3)①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Vm1-m2
③剩余盐水和烧杯 (4)
V(5)偏小 偏大
m
实验二 (1)ρ= (3)①质量 ③浸没
Vm(4) (5)偏大 偏大 V2-V1【中考真题链接】
1.A [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由此可见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都无关。
2.A [解析] 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50 g+20 g+10 g+2.4 g=82.4 g。
3.游码 镊子 [解析]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取放砝码并移动游码。
4.(1)托盘天平
(2)取适量的冰块放入一个干净的烧杯内,则冰块的质量为m2-m1,测量出烧杯和冰块的总质量m1;待冰块全部熔化成水以后,用毛巾把烧杯外壁的水擦干净,再次测量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比较m1和m2和大小.
m260 g3
5.1.04 1.04×103 [解析] 这种牛奶的密度为ρ==3=1.04 g/cm; V250 cm
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仍是1.04 g/cm3=1.04×103 kg/m3。
6.38 7.6 [解析] 由题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所以此时合金的质量:m=20 g+10 g+5 g+3 g=38 g;
m38 g3
已知合金的体积是5 cm3,合金的密度:ρ==3=7.6 g/cm。 V5 cm
7.A [解析] 由图象可知:当V甲=1 cm3时,m甲=8 g;当V乙=4 cm3时,m乙=4 g。 则两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m甲8 gm乙4 g33ρ甲===3=8 g/cm,ρ乙=3=1 g/cm,
V甲1 cmV乙4 cm则ρ甲∶ρ乙=8 g/cm3∶1 g/cm3=8∶1。
m水m0.4 kg-433
8.(1)由ρ=得瓶内水的体积:V1==33=4×10 m=400 cm。 Vρ水1.0×10 kg/m(2)石块的体积:V2=V0-V1=500 cm3-400 m3=100 cm3。 m
(3)由ρ=的变形式m=ρV得石块的质量:m石=ρ
V0.26 kg。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m+m石+m水=0.5 kg+0.26 kg+0.4 kg=1.16 kg=1160 g。
9.水平 26 2.6×103 [解析] 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游码对应的示数为1 g,石块的质量为m=20 g+5 g+1 g=26 g,
石块的体积为V=10 cm3,
m26 g333
所以石块的密度:ρ==3=2.6 g/cm=2.6×10 kg/m。 V10 cm
10.27.2 10 2.72 [解析] 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质量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指示的质量之和。
由题图可知,石块的质量:m=20 g+5 g+2.2 g=27.2 g;
石
V2=2.6 g/cm3×100 cm3=260 g=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 mL,石块浸没后总体积为40 mL,所以石块的体积为V=40 mL-30 mL=10 mL=10 cm3;
m27.2 g3
石块的密度:ρ==3=2.72 g/cm。 V10 cm11.(1)如下表所示 (2)60 0.9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食用油的密度ρ油/(g·cm3) -食用油的体积V/cm 3 [解析] (1)依据题中测量步骤可知需要记录的物理量。
(2)由图乙可以读出倒出油的体积是60 cm3,倒出油的质量为m=m1-m2=94 g-40 g=54 g,
m54 g3从而计算出油的密度:ρ油==3=0.9 g/cm。 V60 cm12.(2)偏大 烧杯内壁沾有液体使得体积V偏小 (3)①左 ⑤59.8 ③1.12 (4)加盐
[解析] (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沾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m
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
V
(3)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 g+5 g+4.8 g=59.8 g。
⑤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59.8 g-15 g=44.8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 mL=40 cm3,
m44.8 g3盐水的密度:ρ==3=1.12 g/cm。 V40 cm
(4)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 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
m
13.450 50 [解析] (1)因为ρ=,所以水的质量为m=ρ水V水=1.0 g/cm3×450 cm3=
V450 g;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为450 g。
m
(2)由ρ=变形式可得水结冰后,冰的体积:
Vm450 g3
V冰==3=500 cm;
ρ冰0.9 g/cm水结冰后体积变化量:
ΔV=500 cm3-450 cm3=50 cm3。 14.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