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复旦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0:57: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复旦初级中学 《浩瀚的大气》 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或可以得到氧气,或需要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 A.钢铁生锈 B.电解水 C.天然气燃烧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 - - - - - - ( ) A.氢气 B.木炭 C.镁条 D.红磷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3Fe+2O2????Fe3O4 B、CH4+2O2????CO2+2H2O

点燃点燃 C、CaO+H2O→Ca(OH)2 D、CaCO3+CO2+H2O→Ca(HCO3)2

4.建筑工地上曾发生过工人误食工业用盐一亚硝酸钠(NaNO2)而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在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 - - - - - - - ( ) A.+5 B.+4 C.+3 D.+2

5.上海等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 - - ( )

6.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臭氧可以大量吸收红外线,保护人类和其它生物 7.2000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管理局紧急告诫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2)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 - ( )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B.各元素质量比依次为9 :14 :1:2 C.它的式量为168 D.它是一种氧化物

8.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的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 - -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肯定等于水的质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不会损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lynedH·z (wii1),开创了“飞秒(10-15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 - - - - - - - -- - (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1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 - - ( )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道尔顿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是混合物

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组成始终是固定的

13.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 - - -- - - - - - -- ( ) A.空气 B.水 C.H2O2 D.CO2 15.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 16. “非典”病人携带的SARS病毒主要靠空气传播,这说明了 - - (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保持物质的性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7.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 - - - -- - - - - -- ( )

A.Na2O B.Na2CO3 C.O2 D.KClO3

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a a a a t t t t 0 0 0 0 B C D A 19. .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3O2

点燃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

20.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气 二.填空题(共40分)

1.填写下列表格(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每格1分,共10分) Na2O FeSO 化学Na2CO34式 名称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双氧水 硫酸铜 氧化铁 水银 碳酸 2.踞地平面5km的区域内的大气为空气,其中21%的气体为_________,该气体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下雷雨时,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柴,火柴头中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等化学物质,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主要由红磷和其他物质调制而成,在划火柴时生成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氧气跟硫反应。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最终引燃火柴梗。

4.1999年,由于比利时一家饲料厂生产的饲料中含有二噁英,使比利时、德国、荷兰、法国的乳制品和畜禽类产品受到污染,引发了全球性的恐慌。二噁英是已知毒性最强的物质,它的分子式是C12H4O2Cl4,试计算二噁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其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2摩尔二噁英中含氯原____________摩尔,含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个。 5.实验室用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____倾斜,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_______________处.气体收集结束后,应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 ,否则_________________。氧气收集,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方法收集。 。

6. 汽车尾气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氮气并生成CO2;(2).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下的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

7.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宏观描述。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根据上面化学方程式计算:现在有0.6mol氢气参加了反应,则有_____________ mol水生成?如果有0.6克氢气参加反应,则又有_________克水生成?

⑶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刚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0分)

1.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 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是(填序号) ,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 。 2.(4分).下图所示为两套测空气成分的装置图。

如上图。B中燃烧会产生大量 。打开止水夹B中会看到 现象,而且A烧杯内液面高度比B烧杯内液面高度 (填“高”、“低”或“相等”), 试分析原因

3.5月21日中国登山队员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发生反应,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的文字表达式: ;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质。

4.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跟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洒落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硝酸盐,这就是俗话说的“雷雨发庄稼”的原因。

写出由氮气转化为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a: b: c: 。 (2)若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复旦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mrw095ya7wp9920czo7b3ef97wu60102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