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届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一调考理综卷(2015.02)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2:53: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和H2O (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如图是利用 甲烷燃料电池电解50ml.2mol/L的氯化铜溶液的装 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相时原子质量: N 14 O16 Cu 64 H 1)

①甲烷徽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当A中消耗0.15 mol氧气时.B中______________ 极增重__________________g。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化学—化学与技术](15分)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

)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过程II中加人稀H2SO4酸化后.再加人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在实骏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III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 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溶液。

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 水

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

墨水。如图是粉红色的晶体受热分 解时.剩余固体质呈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

第 9 页 共 24 页

学式是_________。(已知:相对原子质量为Co 59 Cl 35.5)

37.[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报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荣获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 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硫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 (3)Fe(SCN)3溶液中加入NH4F.发生如下反应:

① 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普通共价健外还有____________. a.配位键b.氢键c.金属键d.离子键

②已知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该原子团中?键与?健个数的比值为____________。

(4)FeC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醉.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1000C.试解 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磷、砷为同主族元素,其化合物的结构又是多样化的。

①该族氢化物()的某种性质随R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则Y轴可表示的氢化物(RH3)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②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 的氮原子,据此分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8.[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己知A的分子结构摸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 代表化学键,如单健、双键等)。

A~H有如下转化关系。

第 10 页 共 24 页

其中A、C、D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如下关系: ;已知C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和F、A和H在浓硫酸存在下共热,分别得到有机产物K和J,K和J分子中除苯环外,都含有一个8原子组成的环状结钩。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K和J的关系满足__________(填序号). A.同类物质B.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 (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F在一定条下反应生成高聚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时符合“①1 mol 该物质能和3 mol NaOH反应②1 mol该物质与量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银单质”两项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_________种.任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沟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一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刘志营、范灵丽、李兴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足HI()16 C 12 N 14 S 32 F 19 CI 35.5 Br 80 1 127 Si 28Na 23 K 39 Ca 40 Mg 24 A一27 Fe 56 Cu 64 Co 59

第 11 页 共 24 页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4-18为单选题,19-21题为多选题.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 德,以表彰他们独立发明并发展测量和控制粒子个体、同时保持它们量子力学特性的方法。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 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为规律的研究 C.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安培首先引人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 和m, M>m,两小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为m,另有质量 不计的硬杆和细绳。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杆插在B车上; 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杆插在A车上;若两种情况下人用相 同大小的水平作用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不计阻力,两次 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 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 则()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1mg 217.我国连续发射了多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预示着我国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该卫星处于地球的同步轨道,假设卫星质量为m,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该卫星运行周期为24 h B.该卫星的居处的重力加速度是C.该卫星周期与近地卫星周期之比是

D.该卫生运动动能是

18.如图所示,虚线所示的圆是某电场中某等势面。a,b两个带电粒子以 相同的速度,从电场中P点沿等势面的切线方向飞出,粒子仅在电场 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则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 (粒子在图示区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变大.b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B. a粒子的动能逐渐减小.b粒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第 12 页 共 24 页

2015届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一调考理综卷(2015.02)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nep4zm2o8az803iuq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