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绝密★启用前 6、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答 …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 … … 号…注意事项: 证…考…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准… 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 …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 …1、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不 A.结构游戏 … …B.象征性游戏 … C.规则游戏 … …D.机能性游戏 名…姓..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 )关系。 … A.领导关系 … 内B.伙伴关系 …C.监督关系 … D.从属关系 … …3、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 … A.新生家访 … …B.情感性家访 线 C.定期家访 …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 4、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 )。 … …A.3-6 个月 … B.6-12 个月 …)封县…C. 1-2 岁 区…D. 2-3 岁 (…5、“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中出现。市….…A.民主型 …B.专制型 …密C.独断型 …D.放任型 ……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 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7、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 A.放任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
8、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9、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10、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嘛
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 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新时代幼儿教师应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2、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
第 1 页 共 4 页
)。 )。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 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鉴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
2、材料分析:
在某园的一堂主题为《跳跃》的体育公开课上,小(2)班的王老师为了把课开好,想了不少办法。整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紧张、活泼的游戏氛围中进行,既有集体的游戏,如青蛙妈妈(由教师扮演)带领小青蛙(由幼儿扮演)一起练习本领(随着音乐做蛙跳动作),也有分散游戏,如组织幼儿玩民间《隔房子》(在地上划上方格,幼儿在其中蹦跳)等。课后,观摩的老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嘴里直叫:“哎呀,真好玩,可就是累死我了。” 请指出这节公开课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2、B 3、B 4、A 5、D 6、A 7、A
8、A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应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
9、B 协商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同伴交往属于社会交往的一种。 10、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1、由文化知识结构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和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2、答案如下:
1、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思维视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多为幼儿准备可操作的材料,理解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
2、鼓励幼儿多想多问 从三四岁开始,幼儿就会经常问是什么问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氛围,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
3、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幼儿思维进行培养。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进行教育,需要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即为幼儿最可信赖的人,可以使幼儿更安全、自信、从容地进行活动。
③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不良的师幼关系可能破坏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④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师幼关系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和关注,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而后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的完善和发展。 (2)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①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现和儿童观
幼儿教师要树立适合新时期幼儿成长且与幼儿心理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观。因为,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一定会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幼儿教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体验并理解幼儿的所作所为,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幼儿。
②教师对幼儿要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的需要,尊重幼儿人格的独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主现愿望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获取成功感。同时注意这种尊重和需要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自流。 ③教师对待幼儿应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 幼儿教前在日常的教学、游戏和交往互动中,注意体现幼儿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④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领悟能力,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都必须提高,教师还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与动作,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采取适宜幼儿童年龄特征及个性特征的身体语言以促进师幼互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
①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最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③依据事物最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他们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
(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持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①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在教学运动过程中,教师多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让幼儿动手感知事物的属性、颜色、大小、形状及真他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分类的相关经验,以间接指导为主加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③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分类能力,通过游戏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1)积极的师幼关系指的是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积极师幼关系对幼儿及教师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就是关爱幼儿,幼儿可以体验到来自幼儿教师的关爱,从中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是良好师幼关系的体现。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获得真正关爱的基础和保障。
②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幼儿的安全感主要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一般而言,幼儿的安全感多来自于幼儿可信赖的人。
第 3 页 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