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说课讲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2: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 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实验探究3】 实验现象 试管外壁不发烫 实验结论 固体中一定没有 【实验结论】

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和 . 【实验探究1】Fe; 【实验探究2】CaO;

【实验结论】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Fe2O3;CaCO3.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 猜想二:BaCl2和Ba(OH)2;

猜想三:① _________ ; 猜想四:B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② _________ 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③ 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④ _________ 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⑤ _________ .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⑥ 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⑦ _________ .

Ⅱ.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如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⑧ _________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①BaCl2②猜想一

③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④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⑤反应物的用量⑥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⑦BaCO3

Ⅱ(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2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溶液呈中性.

(2)解 设原烧杯溶液中BaCl2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分) 208 106

x (6g﹣2g)×13.25%=0.53g(1分)

=

x=1.04g(1分)

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10.4%(1分)

答: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是10.4%. 故答案为:Ⅱ(1)2

×100%

(2)10.4%

10.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②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③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④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⑤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⑥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⑦ (填“1”或“2” 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⑧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⑩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 。 【答案】①悬浊液变澄清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③CaCl2 ④NaCl

⑤NaCl、CaCl2 ⑥NaCl、CaCl2、HCl ⑦ 2 ⑧黄 ⑨Fe2O3+6HCl=2FeCl3+3H2O (2分) ⑩腐蚀下水道等答案合理即可 ?将废液用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

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答案】(1)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溶液颜色变化可不答,但只

答溶液颜色变化不得分) Fe + CuSO4==FeSO4 +Cu (2) 丙 Mg>Fe>Cu

(3)①铜(或Cu) ②铜 铁(或Cu Fe)(漏选不得分) 镁(或Mg)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2.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浓硫酸

CO2↑+CO↑+H2O)。用县的实验装置见下图:

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

①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

②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b,关闭c,装置B的作用是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 (填写具体处理办法);

③关闭 、打开 ,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 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现 象 结 论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答案】(1)① 分液漏斗 ;② 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 。 点燃处理(或用气囊收集) ③ b 、 c , C、D

(2)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 探究实验二

实验步骤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现 象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9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必备训练题(附答案)说课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u7a82flt8xzko02xoc4ddq3430ci00y78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