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五采区配电点开门口为锚网喷支护,顶板完整,无构造。施工前,首先按由外向里的顺序,对开门点前后各10m范围内的支护进行检查,如有开裂的锚喷体,要及时处理,并掩护好巷道内的电缆、风筒及风水管路,防止放炮打坏,确认安全后,方可开门掘进。巷道采用光爆锚喷向前掘进时,根据围岩硬度周边眼距定为350~400mm,抵抗距为500mm,周边眼距与抵抗距之比值,在硬岩中取0.7~0.8为宜,而在软岩中取0.6~0.8为宜。周边眼全部予留光爆层,光爆层厚度400~450mm,残眼率达到60%以上。配电点施工时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一掘一喷”。
第二节 凿岩方式
本规程所施工的巷道均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破岩。 一、打眼机具:
采用YT-24 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 二、降尘方法
降尘方法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定炮、爆破前洒水、爆破时使用爆破喷雾、爆破后冲刷岩帮、开放净化水幕,装渣时洒水。
第三节 爆破作业
掏槽方式为楔式掏槽法。 一、炸药、雷管
使用煤矿二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 二、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结构。 三、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FD-100D型发爆器全断面一次起爆,联线方式为串联。
表三:五采区配电点爆破说明书
—13—
五采区配电点爆破说明书:
封 眼 眼 抵 装 药 量 角 度 爆 联 装 炮眼 深 距 抗 眼 每孔 总装 总装 水平 垂 直 泥 破 线 药 眼号 药量 长 名称 线 数 装药 重量 左 右 仰 零 俯 顺 方 结块 度 m m m 个 量 Kg 度 度 度 度 度 序 式 构 块 m 1-4 掏槽眼 1.2 0.5 0.6 4 4 16 2.40 82 82 0 0 0 1 ≥正6-11 辅助眼 1.0 0.5 0.6 6 3 18 2.70 90 90 0 0 0 2 ≥串 向12-20 二圈眼 1.0 0.5 0.6 9 2 18 2.70 90 90 0 0 0 3 ≥ 联 装21-36 周边眼 1.0 0.4 0.6 16 1 16 2.4 82 82 82 0 0 4 ≥药 连 37-43 底角眼 1.0 0.6 7 3 21 3.15 90 90 0 0 82 5 ≥结 线 构 合计 43 13.3 炮眼布置、装药结构示意图
282927302616311732251518332414983410192357131222356111234202136373839404142431234说明说明(1)标号1为药卷,标号2为雷管,炸药和雷管的聚能穴均指向眼底5(2)标号3为水泡泥,标号4为炮泥,封泥长度不小于0.5米(3)标号5为雷管的脚线,定炮时必须扭结828°2°
第四节 装、运岩(煤)方式
一、 装岩(煤)
装岩方式:采用PB-2型扒斗式耙装机装岩。
—14—
二、运输方式:
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力推车至-270东大巷,由电机车运至-200水平25kw绞车下车场,通过绞车提升至-200副巷。
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一、管线
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电缆、风水管路吊挂高度不低于1.8m,风筒等均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要求吊挂牢固整齐。电缆勾每隔2m一个,电缆垂度不超过50mm。水管要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水现象,水管距迎头20m范围内使用一寸胶管,20m外使用二寸铁管,要随工作面前进及时延长,以备迎头正常用水。风筒要环环吊挂,风筒口距迎头不大于5m。 二、轨道
工作面掘进时铺设轨道,轨距600mm,轨枕间距不大于1.0m。临时轨道的敷设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验收标准》中的规定: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大于5mm。构件齐全紧固有效,轨道距工作面8~35m。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 表四
序号 设备工具名称 1 2 3 4 5 6 局部通风机 风钻 馈电开关 耙装机 掀 控制开关 0 —15—
型号规格 FBD-№5 YT-24 KBZ2-400 PB-2 QBZ-80/66单 位 数量 台 部 台 台 张 台 2 2 1 1 6 1 备 注 备用1部 备用1台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巷道掘进采用每天“三八”制(一天三班,每班八小时)组织生产,采用“一掘一喷”正规循环,两个班一个循环,循环进尺1m。 附:劳动组织表 表五
出 勤 人 数 工 种 早班 中班 夜班 合计 打眼工 放炮工 喷枪手 拌料工 耙装机司机 推车工 机电维修工 合计 2 1 1 2 1 2 1 10 2 1 1 2 1 2 1 10 2 1 1 2 1 2 1 10 6 3 3 6 3 6 3 30
第二节 循环作业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迎头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