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词解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 18:5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名词解释 1、 证据法 2、 证据法学

3、 证据制度

4、 神示证据制度 5、 法定证据制度 6、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7、 物证 8、 书证

9、 证人证言 10、 免证权

11、 被害人陈述 12、 当事人陈述 13、 当事人承认 14、 鉴定结论 15、 勘验笔录 16、 检查笔录 17、 现场笔录 18、 视听资料

19、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0、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21、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22、 证明对象

23、 证明主体 24、 证明责任 25、 举证责任

26、 证明要求(证明标准)

27、 推定 28、证据规则

二、判断

1、 证据法属于程序法范畴。(√)

2、 判例不属于证据法的研究对象。(×)

3、 决斗属于神示证明方法。(√)

4、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它延生于英国。(×) 5、 最佳证据规则只适用于书证。(√) 6、 就书证来说,原件必须是正本。(×) 7、 在法国,民诉中书证优于人证。(√)

8、 证据种类是法律上对证据所作的分类。(√)

9、 根据物证的存在状态可以将物证划分为实体物证和痕迹物证。(√) 10、 书证是指记载文字的证据。(×) 11、 被告人的讯问笔录是书证。(×) 12、 书证原件的证明力大于复印件。(×)

13、 在我国,小于十岁的人不能作证人,因为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4、 不可替代规则和优先规则只适用于证人作证。(√) 15、 鉴定结论只能是书面形式。(√)

16、 鉴定结论只解决专门问题,不解决法律适用问题。(√) 17、 对尸体的检查属于勘验。(√)

18、 现场笔录是行诉中特有的证据类型(√)

19、 被害人陈述、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诉中特有的证据类型。(√)

20、 副本的效力导源于正本。(×) 21、 证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22、 已死亡的被害人,如死前就受害情况向办案人员作过的陈述,是被害人陈述。(√) 23、 已死亡的被害人,如果死前对其亲属作过陈述,这些人向办案人员的转述属于被害人陈述。

(×)

24、 被害人的陈述可以由单位作出。(√)

25、 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陈述属于单位犯罪主体的陈述。(√) 26、 诉讼外的承认、默示的承认均是无法律效力的承认。(√) 27、 当事人承认不得反悔。(×)

28、 我国尚不承认测谎仪的证据作用。(√) 29、 指纹是终身不变的。(√)

30、 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未将检查笔录列为独立的证据。(√) 31、 人身检查的范围不包括证人。(×) 32、 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的特有证据。(√) 33、 手机短信属于视听资料。(√)

34、 证据分类是理论上对证据的分类。(√) 35、 凡是第一手资料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36、 凡是能直接证明案件情况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37、 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定案。(×)

38、 间接证据也可以用来定案,但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形成一个证据锁链。(√) 39、 与案件有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40、 与案件有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 41、 在现场发现的凶器“斧头”就是直接证据。(×) 42、 补强证据就是补助证据。(×)

43、 程序法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44、 证据事实本身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45、 凡举证不足者均应承担败诉的后果。(×)

46、 当事人双方主张的事实分别是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的,双方当事人均举证不足的,原则上

主张消极事实的当事人应承担举证责任的风险。(×)

47、 在双方当事人对同一待证事实主张各异的情况下,主张盖然性高的待证事实的当事人应负

举证责任。(×)

48、 刑诉中,被告人原则上不负举证责任。(√)

49、 在法律规定的须由被告人特定抗辩的情况下,由被告人负证明责任。(√) 50、 提出申请回避时,应举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回避的理由。(×)

51、 不可反驳的推定不是推定,而是实体法规定。(√) 52、 不可反驳的推定不属于证据法上推定的范畴。(√) 53、 所有的推定都需要基础事实的存在。(×) 54、 平等推定是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55、 无罪推定是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56、 无基础事实的推定不属于证据法上推定的范畴。(×)

三、填空

1、 神示证明方法有:(诅誓)、(水审)、(火审)、(卜筮)、(决斗)等。 2、 法定证据制度中,(被告人的自白)视为“证据之王”。

3、 根据物证的存在状态可以将物证划分为(实体)物证和(痕迹)物证。 4、 根据物证的体积,可以将物证划分为(常观)物证和(微观)物证。 5、 依照书证的形成方法不同可分为(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和

(译)本。

6、 依照是否根据职权所制作,可分为(公文性)书证与(非公文性)书证。 7、 狭义的被害人则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8、 以客体和作用为标准,分为(对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9、 以当事人作出承认的场合为标准,分为(诉讼中的)承认和(诉讼外的)承认。 10、 根据对鉴定人有无特别要求,分为(一般)鉴定结论和(特别)鉴定结论。 11、 DNA鉴定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一位(遗传学)家发明的。 12、 DNA鉴定法最早由(英国)使用。 13、 声纹鉴定是由(美)国人发明的。

14、 多电图仪又称(测谎仪),是由(美)国人发明的。

15、 勘验与检查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人身,后者(包括)人身。

16、 勘验笔录可分为(勘查)笔录、(物证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侦查实验)笔录。 17、 检查笔录可分为(人身特征)笔录、(伤害情况)笔录、(生理状态)笔录。 18、三大诉讼法中,相同的诉讼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视听资料)

19、 对证据理论上的分类,起始于18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 20、 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以将诉讼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1、 根据证据的表现,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2、 证明主体包括(司法机关)、(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23、 证明责任分为(司法机关的证明责任)和(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24、 举证责任制度与理论导源于(古罗马)。 25、 在我国,被告人应负举证责任的两个罪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

密文件罪)。

26、 法院定案时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7、 民诉中的定案标准是(优势证明标准)。 28、 行诉中原告的举证标准是(优势证明标准)。

29、 推定的事实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为推断或认定根据的事实,称为基础事实,二是根据基础事实认定其存在的事实,称为推定事实。

30、 以法律为标准,推定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

31、 推定具有以下法律属性:先定性和偏见性、实体性和程序性。

四、简答

1、 证据法的概念及性质。

2、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 试述神明裁判的涵义及具体方法。 4、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认识神明裁判?

5、 试述法定证据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6、 简要评述法定证据制度的历史意义。 7、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评述。

8、 什么是关联性?什么是关联的实质性与证明性? 9、 传闻证据指的是哪二种证据? 10、 简述传闻规则的内容与理由。 11、 传闻规则的例外有哪些?

12、 “不能出庭”指的是哪些情况?

13、 什么是免证权?美国规定哪些人有免证权?

14、 你如何看待使用“侦查陷阱”获得的证据的证明力?

15、 我国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16、 证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17、 什么是“当事人承认”?它在法律上有什么特殊的证据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承认

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8、 鉴定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19、 原始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0、 传来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1、 言词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2、 实物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3、 什么是本证和反证?

24、 直接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5、 间接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

26、 刑诉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7、 民诉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8、 行诉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9、 司法机关的证明职责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 30、 我国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有哪些? 31、 列举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

32、 我国民诉中哪些事实无需举证?

33、 适用推定的三个规则。

搜索更多关于: 名词解释 的文档
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ufh7ocb09o8y29xxh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