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作必须满足该资料提出的安装要求。
5) 氨区的接地网应牢固、有效,并和全厂主接地网相连,地上和接地网相连的任一测
点,接地电阻≤4Ω。测定记录应制表存档,以备今后复查对照。 6) 氨区的任何金属设备(罐、槽、管道、阀门等)都要可靠接地。
7) 氨区设备管道安装完毕后,所有设备主要管道、阀门、控制柜的表面至少测两点接
地电阻并记录在案。
8) 安装顺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通常总是使大型主要设备先就位,然后依次把
其他各项设备就位,再通过测量,逐步使设备正确座落在应有位置上,再进行灌浆或拧紧螺栓。
9) 对于灌浆的地脚螺栓,应在灌浆一个月后才能拧紧。
10) 所有单机设备安装完工后,必须按图进行最终设备定位测量,确认各定位尺寸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管道安装。
11) 管路安装按设计图纸进行,并避免从电动机、配电柜、仪表柜上空经过。 12) 液氨管道安装布置时应避免产生“气袋”。
13) 管道布置通常力求直线,少拐弯、少交叉,横平、竖直,尽量做到整齐美观。 14) 在阀门两侧附近宜适当配置活接头,以利阀门的安装、拆卸和检修。 15) 管路敷设应有坡度(一般取5‰);
16) 管路上的仪表用的根部元件(如三通、仪表座等)应在管路安装时同步装好。 17) 在管路安装过程中要严防焊渣、药皮、金属丝、杂物等落入管中。已落入管中的任何杂物应仔细取出或通过吹扫从排出口排出。
18) 管路安装完毕后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试验通过后应先用压缩空气再吹扫一遍,再用氮气吹扫除尽空气才能通氨。
19) 氨区所有管路敷设均为明装。原则上均为沿设备架空敷设,亦可视情况沿地面敷设,但管路最低点应比地面高出200mm。
20) 液氨管路应低位布置,气氨管路应高于液氨管路。 21) 两平行管路之间最小净距离应>100mm。
22) 所有管路阀门、仪表的安装应便于维修人员观察、调整和更换。 23) 金属弯管可视直径大小采用冷弯、热弯等方式。
24) 管路的最高点应设放气阀,最低点设放空阀。管路中可能积聚液体的部位也应设放
21
空阀。
25) 排放管直径应按标准选用。
26) 管道的安装应充分注意避免在管道上产生静电荷积聚从而引发火花放电。法兰连接的两边应保证可靠的电联结。
27) 蒸汽管路敷设应细致地考虑热膨胀引起的变形,选择好伸缩器、固定点位置和疏水点。
28) 所有容器顶部的冷却水喷头,应按规定与容器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
29) 所有仪表应按随机带来的安装说明书中提出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不允许离开说明书随意安装。
30) 在安装仪表时,应把表面朝向观察者最易观察的方向。 31) 各仪表安装位置应时工作人员易于接触、调整和维修。
32) 在外来液氨槽车卸氨点,应设置槽车接地夹头。接地夹头一端引至接地网,另一端为一夹头,中间用多芯铜导线相连,铜导线总截面积不小于30mm2。夹头在工作时夹在槽车上适当位置。
33) 在槽车卸氨点附近上空应无任何电缆或易然液体、气体管道经过,也不允许与氨区无关的管道通过。
34) 妥善安装水清洗、水冲洗、水洗眼系统,工作人员应能很方便的使用这些水。 35) 以上安装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在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
氨区安装工作验收合格后,首先将配合使用部门做好第一次液氨接收工作。要和使用部门一起仔细阅读液氨接收操作规程说明书,反复讨论液氨接收操作的各项程序以及万一操作失误可能引起的灾害及其预防善后等措施。 液氨供应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主要有:
·液氨槽车设备老化(焊缝锈穿、阀门渗漏、仪表失灵等)引起液氨外溢; ·操作失误(如未拔去接管就起动槽车等)引起液氨外溢; ·意外失误(如槽车和其他车辆碰撞等)引起液氨外溢; 液氨接收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主要有: ·液氨管路不通畅;
·仪表失灵,反映出的参数失真;
22
·管路连接可靠度不够,有液氨泄漏;
如第一次接收液氨发生意外,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但无论结论如何,作为设备安装方应对氨区所有设备重新进行检查、纠正、调整。
七.钢支架安装要点
钢支架的安装应由安装工程师排出安装工艺。把经过仔细考虑的安装方案和程序通过工艺文件描述清楚,安装时严格执行。
立柱安装方案可以有二种,即立柱整体就位安装,立柱分3段就位安装。前者起吊比较困难,但避免了高空接柱作业;后者相反。考虑到工程进度紧迫,建议采用立柱整体就位安装可减少安装时间。
立柱竖起后要拥有调节环节的缆风绳、钢绳作临时固定。接着对立柱的垂直度逐一进行找正。应在工字钢相邻两面吊线以检查垂直度。然后自下而上一圈一圈地把斜撑、拉杆、压杆、次梁、主梁逐一安装上去。每完工一层,都要重新检查立柱的垂直度、变形和位移,纠正所有偏差后,才能装第二层。
安装到一定标高时开始有平台。安装平台时要严格保证平台的水平。要每边选2-3点,检查平台标高,若偏差较大,应返工纠正。每层平台都要重复上述工作。三层平台结束后,敷设平台上的格子板和栏杆。栏杆不仅作为安全保护之用,也可看作是整个SCR装置的装饰件,要特别注意外观的平整光洁,钢管的直线性要好,钢管接头处要充分打磨,使之光滑美观。
接着安装层间梯子。安装梯子时除了保证位置的正确外,梯子扶手钢管也应平整光洁,接头处要打磨干净,不能有尖刺或凸出物,以防上下时被钩住衣胯而摔倒。 最后是立柱顶部。
在装到一定标高时,钢支架开始和锅炉钢支架发生联系。此时应注意主梁的铺设。主梁上工作面的标高要仔细计算和测定,必须保证标高和图纸相符,以确保出口烟道能顺利地安置在上面。由于这主梁的左端夹在锅炉钢支架M排柱新增的横梁上,要检查此新增横梁的标高(此横梁属锅炉范围)。
凡是标高上均和锅炉上钢支架相应的横梁发生关连。有关的标高计算和检查应正确、严格,以防返工。
安装大跨度横梁时,注意检查横梁起拱方位,要保持凸面向上,避免安装时弄错。
所有高强度螺栓均应拧紧到设计预拉力。
23
鉴于现场气候潮湿,在钢支架安装结束后,应严格按涂装要求重新仔细涂上防锈底漆。
八.反应器及烟道安装
反应器的安装较为复杂。制造厂发到现场的反应器全部是散件。首先要按大件图纸拼装成一体,然后再逐一吊装就位。反应器本体分成7大件:
● 氨注入烟道 ● 进口烟道 ● 支撑梁
● 第一层壳体(包括催化剂托架) ● 第二层壳体 ● 预备层壳体 ● 出口烟道(壳底)
由于每一大件均大而重,所以要在安装过程中力求一次正确到位,避免吊上吊下多次返工,这就要求在安装前仔细排出安装工艺,把大件地面安放的位置、吊点位置,吊装工具,钢丝绳直径、长度、数量、起吊高度、空中轨迹、就位过程(包括拉绳、滑轮组),微调过程和可能的安全事故处理组织和指挥等各事项一一考虑周全,并反映到安装工艺文件之中。
七大件的安装应有一个总体的方案考虑。安装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编制出切实可行、安全可靠且较经济的安装方案。下面介绍的安装方式可供参考(见反应器及烟道安装顺序示意图 —附图3)。 安装条件:
① 在安装反应器前,钢支架安装已基本结束以及检查合格。如此则可利用作安放反应器的平台及受力支点、吊具的安装支架、临时存放平台等之用。
② 现场临时搭建的安装平台已经完工,各种起重设施已经到位。关于塔吊铺设轨道布置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塔吊有效臂长约15m;另一种方案是钢支架两边的次立柱暂不立起,吊车轨道敷设更靠近反应器壳体,此时臂长L约10m。究竟采用何种方案,由安装公司酌情选定。
③ 现场焊接设备,氧-乙炔加热设备,大尺寸测量工具等都已备齐,原辅材料充足。 ④ 施工队伍工种、人员、技术等级等都已安排妥帖。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