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汇率是特殊商品——两国货币之间的价格,汇率的变动不仅牵涉货币买卖,还牵涉到居民消费、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汇率不仅影响实体经济,还直接与虚拟经济相关。而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凸显。从1949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的人民币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在迈向市场化过程中备受世界的关注,尤其在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便成首要议题。并且我国政府面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对人民汇率制度提出了挑战。国际上的舆论以及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面对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的币值问题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一直要求我国政府提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人民币进行大幅度升值。近来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我国当前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逐渐加大,国际游资涌入的风险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变窄,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下降,又表现出重归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特征;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在 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双顺差”情况下,各国政府及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加压力。考虑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目前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符合我国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给中国出口业 直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有助于推动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改善与欧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缓解经济冲突,用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1.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内涵 1.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 1.3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特点描述 1.3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情况分析 2.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动因的理论分析 2.1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2.2蒙代尔-弗莱明的开放经济模型
3.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动因的现实基础分析 3.1制度基础
3.1.1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缺陷 3.1.2外汇管理体制的缺陷 3.1.3外汇率浮动幅度的限制 3.2市场基础
3.2.1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 3.2.2外汇市场发育程度低 3.2.3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3.3国际环境
3.3.1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3.3.2国际游资风险加大
4.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及面临的困境
4.1改革的方向:退出钉住美元制度,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 4.2改革面临的困境
4.2.1我国经济结构: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4.2.2国内的不健全的金融体系 4.2.3人民币的定值问题:低估?
4.2.4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4.2.5国际游资的冲击
5.选择汇率制度改革的正确路径及应对措施
5.1我国历次的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 5.2国外的汇改的经验教训 5.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5.3.1舒缓升值预期
5.3.2退出钉住美元制度,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5.3.3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 5.3.4完善外汇市场的建设 5.3.5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对现存的人民币制度进行探讨得出目前的汇率制度存在缺陷,并进一步从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得出实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再对制约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就如何破除目前改革汇率制度的困境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汇率制度使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贯彻有的放矢、注重可操作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御用文献资料法查找分析文献,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应用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和蒙代尔-弗莱明的开放经济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汇改的理论依据,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分析法的方法分析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基础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及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现实的正确的汇率制度改革路径,进而就如何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技术路线: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动因的理论分析 三元悖论 蒙代尔-弗莱明的开放经济模型 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动因的现实基础 市场基础 制度基础 国际环境 改革的方向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及面临的困境 改革的困境 选择汇率制度改革的正确路径及应对措施
五、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4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论文题目,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
(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12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准备开题论证。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8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毕业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 (四)完善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根据开题报告及指导教师对课题内容、完成形式的要求得到相应的资料及结果,及时听取导师的意见,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
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完成初稿接受检查。
(五)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交导师评阅,根据导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必要修改,进一步完善论文的攥写,进行毕业论文的第一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 。 六、主要参考文献:
[1]雷达,刘元春.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 [2]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5 [3]韩复龄.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影响与展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
[4]杨特.论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人民汇率制度改革[J].上海金融.2008(5):66~69 [5]丁志杰,郭凯. 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去美元化[J].国际贸易.2010(4):45~47 [6]刘瑶. 从变迁历史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新思路[J].特区经济.2010(5):55~56 [7]陆前进.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后危机时代汇率市场化改革[J].社会科学.2010(4):49~55 [8]彭智,秦毅. 失衡中的人民币汇率改革[J].商业研究.2007(3):115~118 [9]李永宁,吴练达.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8(7):8~16
[10]成思危.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下一步——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双层目标区[J].经济界,2010:4~14
[11]贺亚茹.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析[N].特区经济.2010(1):83~84
[12]刘尧成.“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与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6~34
[13]雷小燕. 试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J].热点分析理论月刊.2006(8):131~133 [14]栗书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J].现代财经.2010(240):14~18 [15] 常倩灵.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 经济管理者.2010(2):15 [16] Liu,X,Fan,c . The model and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flexibility of RMB exchange-rate regime: A study based on the price-stabilization.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ume 5, Issue 2, June 2010:187-209
[17] Jeffrey A.Frankel . New estimation of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Volume 14, Issue3, 2009:346-36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