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区内拟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场内土层在设计路面标高以下厚度小于15m,因此,拟建场区属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可采用简易抗震措施。
六、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拟建区内的地表水主要表现为桃花溪和汇集于地势较低的沟谷位置处的水田内积水。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区内地表水较发育。
2.地下水
道路沿线主要以斜坡和宽阔的沟谷为主,局部位置地形起伏较大。根据钻探资料,拟建道路沿线沟谷位置土层厚度较大,斜坡位置土层厚度小,下部基岩为泥岩和泥质砂岩。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由大气降雨补给为主,储存在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含水能力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透水性能制约,水量大小受季节、气候影响大。
勘察期间,通过钻孔内水位观察,大部分钻孔内有稳定地下水位存在。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场区内下伏基岩以泥质泥质砂岩、泥质砂岩为主,泥质砂岩属于粘土类岩石,含水能力和透水能力较差,为相对隔水层;泥质砂岩有少量裂隙发育,是相对含水层。由于补给量小、补给能力差,水径流、排泄条件好,因此场区内基岩裂隙水含量较小。
勘察期间,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经水位观测,除了斜坡等地势相对较高位置处部分钻孔内无稳定地下水存在外,地势较低的沟谷位置钻孔内均有稳定地下水存在。
3.地下水、土的腐蚀性
根据临近场区的建筑经验,场区内地下水为HCO3-Ca2+型。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拟建场地属于II类环境,地表水结晶分解复合类、结晶类、分解类均无腐蚀。
拟建场区属于新开发区,场区及周边人口稀少,工业不发达,没有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源,场区内岩土层没有受到污染。场区内岩土层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4.地下水的渗透性
4
根据临近场地建筑经验,拟建场区内的第四系土层以及基岩裂隙中综合渗透系数为K=0.24m/d,为弱透水性地层。
5
第二章 设计计算 第一节 采用的技术标准及参数
1.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Ⅰ级 设计速度:6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人群荷载3.5kN/m2 2.主要设计参数 (1)环境类别:I类
(2)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0) (3)永久作用
结构自重:预应力混凝土26 kN/m3;沥青混凝土24 kN/m3;钢材78.5kN/m3;填土20kN/m3。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取值。
(4)可变作用
汽车荷载:公路-Ι级; 人群荷载:3.5kN/m2
冲击系数: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取值; 风荷载: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取值; 温度:混凝土结构整体升温20℃、降温20℃;
梯度温度:桥面铺装为8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竖向日照正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1]表4.3.10-3插值计算。
第二节 主要材料及计算参数
一、混凝土
本桥处于温热地区,属于Ⅰ类环境;本桥使用的各种混凝土,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考虑大桥使用年限条件下的混凝土耐久性,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的划分,明确提出不同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的控制指标和满足控制指标的具体措施。
6
主桥:主梁采用C50混凝土,盖梁、桥墩采用C40混凝土,桥台台帽、桩基采用C30混凝土,U台台身、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其它构件混凝土标号详见相应的设计图并以设计图为准)。
C25混凝土及C25片石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k=11.5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k=1.23MPa,弹性模量Ec=2.80x104MPa。C25片石混凝土要求片石掺入量不大于总体积的25%,且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39MPa,弹性模量Ec=3.0x104MPa。
C4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MPa,弹性模量Ec=3.25x104MPa。
C5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22.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83MPa,弹性模量Ec=3.45x104MPa。
二、普通钢筋
设计采用HRB335、R235钢筋,R235钢筋其质量应符合GB1499.1-2008的规定,HRB335钢筋其质量应符合GB1499.2-2007要求。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I级连接,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规范(JGJ 107—2003/J 257—2003及DB50/5027-2004)要求。
R235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sd≥195MPa,标准强度fsk≥235MPa,弹性模量E=2.1×105MPa。
HRB335钢筋:抗拉设计强度fsd≥280MPa,标准强度fsk≥335MPa,弹性模量E=2.0×105MPa。
三、预应力钢材
钢绞线采用PC高强度低松弛(Ⅱ级松弛)七股型钢绞线,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GB/T 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相关要求。
钢绞线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规定: 钢铰线公称直径:15.2mm 截面面积:139.0mm2
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弹性模量:E=1.95×105MPa 松弛率:≤0.03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