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考化学第六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8:19: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 解析:D 【解析】

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个电子,其核电荷数为1.

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故选项错误.

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

+

等质量的Zn和Mg在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OH)2溶液 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A.A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在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OH)2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至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

B、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 故选:C。

3.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02与粉尘排放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能彻底将污染问题解决,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C.

考点:环境保护

4.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B.B

C.C

D.D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解析:C 【解析】 【详解】

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应该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一粗一细的铁丝来进行同时点燃,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湿的衣服晒干 C.把石蜡加热熔化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

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醋酸钙、醋酸镁、CO2和水,有新的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正确。

C、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 D、把棉线织成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考点:考查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标准及判断的知识。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解析:B 【解析】 【详解】

A、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

物质 Fe FeSO4溶液 NaOH溶液 KNO3溶液 B.B

杂质 Fe2O3 H2SO4 Ca(OH)2 K2CO3 试剂 稀盐酸 Fe Na2CO3 CaCl2 C.C

操作方法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D.D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D.把棉线织成布

采取的方法错误;

B、H2SO4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OH)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乘坐公交车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此项正确。B.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可产生大量的烟等颗粒物,造成PM2.5升高。此项不正确。C.用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此项正确。D.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此项正确。所以在选B项。 8.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D.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了 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解析:C

的个数比为1∶1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考化学第六次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30e2om3e35m4y31ezc5v45r56fo50092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