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3:45: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精选-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33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本年级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只有及少数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总之,二年级的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师生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设立必要的音乐学习领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

二年级教材围绕“儿童生活”、“热爱祖国”、“生活音乐”等几个方面编排了十四个单元,它包括“唱听玩”等内容,重点内容在唱、厅、表演方面。

三、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辨音乐的能力。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想象力。

2、 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带来的音乐形象变化。

3、 引导学生注意自然界的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表现声音。

4、 初步了解有关音阶的知识,并能准确唱出音阶。

5、 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通过音乐启发学生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四、 教学措施

1、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出发, 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广阔的空间 。

2、 重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可编辑

第一课 天天好心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天天好心情》。 2、能积极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和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天天好心情》。 教 具:教学用琴一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体会音乐

1、导入:播放磁带,学生随着《快乐小舞曲》的音乐,与老师一起律动,踩着节奏点进教室。

2、师生互动:大家现在心情怎么样?那就用你们脸上的表情表达出来看一看!让学生用表情来表达愉快的心情。

师:“看来大家的心情真不错,大家天天都要拥有一份好心情!”

二、体会歌曲情感

1、引入歌曲内容:让学生说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事情会开心。从而过渡到歌词内容之一:“校园生活”。

(提醒关键词;书包、课本、伙伴等。)

2、 归纳、提示:师生共同归纳歌词,强调语气衬词(出示课件,由学生选择)。 (“啦啦啦、哎呀呀呀、朗里格朗、赛罗赛”,由学生说出选择的原因及道理。)

3、 随乐模唱:要求学生随乐模唱,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 学唱歌曲:分组归纳歌词,并随乐模唱,试着将歌词唱出来,师生共同纠正错误。应以鼓励为主,强调合作。

5、教师总结:(歌词)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

引 领:每一件事都可以让人拥有一份好心情,每一天都可以怀着好心情迎接阳光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让好心情充满整个生命,所以只要有好心情就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困难变得容易,生活才会更精彩。你们的生活有多精彩呢?请三个小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进行展示和表演!

-教育精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为《快乐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精神。

3、 进一步加深对二分节奏和四分节奏的认识。

教学重点: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教具准备:打击乐若干,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随录音复习《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2、随伴奏带或教师的琴声背唱《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3、教师逐步出示节奏卡片,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按谱演奏。

(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4、教师用铃鼓奏出两小节节奏,学生模仿。

5、将四张节奏卡片的节奏分配给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碰铃等四种打击乐器演奏,为《快乐小舞曲》伴奏,由学生决定各自打击乐器演奏的节奏。

6、一组学生歌唱,另一组学生伴奏;然后再调换过来练习数遍。

7、学生在原位进行歌表演,动作由师生共同设计。

8、如场地允许,用《快乐小舞曲》的录音进行集体舞,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动作要尽量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进行舞蹈。

第二课 绿色的祖国

教学内容:

1、歌表演《小树快长高》 2、听赏《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小兵》 3、音乐歌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

可编辑

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一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幼儿歌曲,让他们自由随乐跟唱。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教育精选-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一起律动; 2、律动。

二、复习巩固

师:下雨了,种子苗苗在说什么呢?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师:树宝宝喝饱了水,长胖了,长高了,长成了一片美丽的小树林。

2、队列舞《郊游》。

师:小树林实在太美了,连可爱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是怎样来的呢?

3、复习四分节奏 4、模仿各种动物走路,跟着音乐一起来。

三、新歌教学

1、导语:小动物们走累了,它们就在树林里休息,和小树成了好朋友,它们高兴地对小树说:

小树小树快长高,去抱那春风去抱那小鸟;小树小树快长高,去抱那小星星挂在树梢。

师:小动物和小树说了什么呀?哪一句话说了两遍,为什么要说两遍?小动物在说话,还高兴地唱起来了。

2、教师范唱一遍。(学生静静地听) 师:哪一句最好听?

3、学生回答,学生跟着老师把这一句唱一遍。

4、学生跟着录音唱。

师:小朋友在唱这首歌时,声音是怎样的?(教师用手做动作,暗示学生富有弹性的)

5、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除了老师刚才所做的动作,还有哪些动作能表示小树长高的?

6、学生讨论并试做小树长高的动作。 7、老师伴奏,小朋友边唱边做小树长高的动作。

8、学生跟琴边唱边做动作。

9、学生分角色表演:请一对小朋友来表演。

10、学生看后相互评价。 11、学生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12、老师唱,请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

可编辑

13、给歌曲取一个名字。

四、拓展歌曲

1、启发:我们为什么要让小树长高呢?小树长高以后对我们有何益处呢?我们该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 3、分组上台表演。(小品、时装表演、想象画、唱歌、跳舞)

五、创编《我是一颗小芽芽》

创意:让一个做太阳,两个学生做小雨点和小鸟,其余学生做苗苗,伴随着音乐声,一起表演小苗成长过程:长成树苗、长成小树,在阳光雨露下,愉快地成长。

第三课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

2、在《彝家娃娃真快乐》的节奏接龙游戏中,体验与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3、喜欢参与上述音乐活动,能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体验和理解,并大胆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歌曲《阿里里》

1、导入。

2、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用歌声在迎接我们呢?

3、师放范唱带,学生听赏。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师:真聪明,“阿里里”是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讲解“撒小秧”的意

-教育精选-

思。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

4、师再次放录音,学生跟唱。学唱《阿弱的变化) 里里》。 (2)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边用身势伴

生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学会的当小老师奏。 进行歌曲教唱。 (3)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集体随乐演唱《阿里里》。 6、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5、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 并用固定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7、参与表现。

三、节奏接龙游戏《彝家娃娃真快乐》

(1)师弹琴,生听音乐击固定节奏。 (2)师生接龙。

(3)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组,随音乐接龙,看看哪组接得既准确又流畅。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春天来了 课题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第 四 课 春 天 来 了 1、听赏《春天悄悄来临》; 2、视唱《布谷》。 课 型 课 时 教 具 综 合 课 第 一 课 时 录音机、电子琴 知识目标:在听赏《春天悄悄来临》时,能想象并表达乐曲表现的基本情境。 能力目标: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布谷》,在唱第一、二、三、四、九、十、十二小节时能边唱歌谱边做相应的(do、mi、sol)手势。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教学 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和聆听音乐难点 的良好习惯。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学 导 入 教 师 指 导 唱师生问好歌。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能够表现音乐的基本情境,用比较和谐的声音演唱。 学 生 学 习 方法及意图 礼貌问候 教 学 过 程 自由畅谈 创设情境 听 赏 一、初听 1、边聆听边观赏教材。 2、设问:你在音乐中听到 了什么声音?表述乐曲描绘的让学生在活1、 看教材。 画面。 动中感受和表现2、听辩回答。 3、熟悉音乐主题,用“lu”乐曲描绘的情3、哼唱。 哼唱主题音乐。 境,领会蕴涵在4、做律动。 4、自由模仿鸟飞、鱼游、乐曲中的热爱春5、感受。 花开等动作,随主题音乐边唱边天的感情。 律动。 5、分段欣赏,让学生感受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 可编辑

湘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3fo4omc26bod04q39t7z7sh75m1a00oe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