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xuàn) .狙击手(jū) .
B.花圃(pú) .踅回去(xué) .
C.歆享(xīn) .尘芥堆(jiè) .D.拓片(tuò) .卖身契(qì) .
应酬(yìnɡ) .
皓首穷经(hào) .琐屑(xiè) .挈妇将雏(qiè) .隽永(juàn) .
按捺不住(nài) .坍圮(pǐ) .茕茕孑立(jié)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化装品只不过是多种化学物质的合成物,长期使用可能危害健康,破坏容颜。
B.在《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真实而美丽的“中国梦”画卷。
C.在一些社区和街头,不少体育健身器材损坏或老化后被废止,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暗藏安全隐患。
D.我们要改变那些不和时宜的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使我们的工作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小张是我家的客人,可他却说说笑笑,毫不拘束,不停地渲染气氛,简直是喧宾夺...主了。 .
B.费孝通《访美掠影》:“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余愿足矣。” ....C.我国的某些科技已经处于尖端水平,但总体科技实力和世界最先进国家相媲美,还有很..大差距。
D.也许面朝大海真能感觉春暖花开吧,他喜欢海边的那份情调,特别在黄昏时候,往往漫..步于海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
B.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C.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D.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改造设备,大大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站在秋天,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我不由自主地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①我相信它是孤独的
②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③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
④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证明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 ⑤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所打扰的安详 ⑥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 A.①③④⑥⑤② C.③④①⑥②⑤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三、语言运用——语句仿写
B.③①④⑥②⑤ D.④①③⑥⑤②
7.仿照下面的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方法相同,句式相近。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答:
8.仿照画线的句子,由花及人,续写句子。(可不拘于画线句子的形式)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他的结论是:人的一生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①。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他的结论是:②。
9.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让我们钦佩的名家大师,他们为人的风范、创作的才华,常常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中选取一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引用该名家的诗句,②仿句与例句句式大致相同。
[例句] 李白,你“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傲岸不屈的气概,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缠绵悱恻的情怀,怎能不触动我心中的思古之幽情? 答:
答案解析
1.A [B项“圃”读pǔ。C项“捺”读nà。D项“拓”读tà。] 2.B [A项装—妆。C项止—臵。D项不和时宜—不合时宜。]
3.B [A项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B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C项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这里应用“比较”。D项往往: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这里应用“常常”。]
4.D [A项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不但”移至主语“厂房”后。B项不合逻辑,可删去“显著提升”。C项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
5.B [前一句说“仰视它的光芒”,后一句就应是③,排除A、D两项;①是④的领起,故选B项。]
6.(1)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蚕丛及鱼凫 不与秦塞通人烟 (3)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4)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5)疏林不做美 禾黍秋风听马嘶
7.(示例)心灵很宽广/容得下世间万物/它又很狭隘/盛不得半点是非 8.(示例)①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②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9.(示例)苏轼,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惊世骇俗的力量,你“不思量,自难忘”的肝肠寸断的悲戚,怎能不激发我对你的思慕向往?
解析 仿写时,所选对象应出自高中语文教材,并要合理引用该名家的名句;形式上,仿句应与“??,你??,你??,怎能不???”的例句句式大致相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