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10 *谈语言
一、新课导入 听故事找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找出来。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时髦(máo) 圩堤(wéi) 斟酌(zhēn zhuó) 以讹传讹(é) 一劳永逸(yì) 2.生词注解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假,凭借,通过。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3.作者名片
王力(1900-1986),字了一。著名语言学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以及《中国语法纲要》等,共计40余种,论文近200篇,约1000万字。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第2~5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三部分(第6~12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归纳文章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二)深层理解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试概括所举的事例。 (1)第3段:一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弄巧成拙(zhuō)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点拨明确】学生除从文中举例阐述外,还可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规范化。例如:“凯旋归来”;“这次比赛非要拿第一”;“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等口语中常犯逻辑或语法方面的错误,应纠正。 四、板书设计
谈语言
五、拓展延伸
开展“讲笑话,明语病”的竞赛活动
汉语博大精深,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语言,要严肃地运用它,不要闹笑话。请你想想,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有没有闹过笑话?比一比:谁的笑话讲得最好?谁是找毛病的能手?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