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产品的成本2.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3.竞争对手的产品的特点即价格等情况4.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令。
3、 成本定价法与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有何异同?
答:1.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加按目标利润计算的利润额来制定价格;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按目标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利润来制定价格。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在全部成本的基础上加以一笔利润来制定价格;2.不同点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加的利润是按成本利润率计算的,而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加的利润是按目标投资回报率计算的。 4、 增量分析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1.企业原来有正常的生产任务,也有利润,但因生产能力有空余,为了进一步挖掘出富余的生产能力,需要决定要不要以比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由于生产能力有富余,接受新任务不用追加固定成本,只要增加变动成本即可。所以,新任务的定价就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方案即为可行,不过,条件是接受新任务不会影响原来的正常销售。2、市场不景气,企业的任务很少,生产能力远远利用不足,同行竞争激烈,这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求生存。在此情况下,企业也要使用增量分析定价法,将价定得低一点,以争取多揽一些任务,进而少亏一点。3.企业生产好几种产品,这几张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联系,其一种产品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其他产品的需求量,因而其中一种产品的价格决策不能孤立地只考虑这一种产品的效益,而应该考虑对几种产品的综合效益,这时也宜采用增量分析定价法。
5、 差别价格的存在需要什么条件?
答:1.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2.产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就是为了利用不同市场之间顾客不能倒卖产品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所以要实行差别价格,就是为了利用不用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采取不同的价格,以取得最大利润。 6、 差别定价有哪几种?
答:1.以顾客为基础的定价策略2.以产品为基础的定价策略3.以空间为基础的定价策略4.以时间为基础的定价策略。 7、 新产品定价策略有哪些? 答:新产品的定价中有两种对立的定价策略:一种叫撇油定价策略,另一种叫渗透定价策略。 8、 渗透定价策略有哪些类?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低价能吸引很多新顾客2.规模经济性很明显,大量生产能使成本大大下降3.需求用低价阻止竞争对手打入市场,或需要用低价吸引大量顾客。4.出于竞争或心理上的原因,需求尽快地占领大片市场,以求在同行处领先地位。 9、 折扣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答:1.功能折扣2.付现折扣3.数量折扣4.季节折扣 10.促销定价策略有哪些?
答:1.招徕定价法2.一定期间按一定折扣减价出售某些产品或向购买者赠送礼品,或采取有奖销售的形式3.提供免费维修4.提供较长的“三包”时间5.免费送货上门等等。 11、人们为什么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答:1.成本根据比较容易获得,大小比较确定2.企业对于能有多少利润心中有数,比较有安全感3.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前提是收入必须大于成本。 12、成本加成定价法有哪些步骤?
答:第一步: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第二步: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第三步: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13、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有哪些?
答:1.随行就市定价法2.投标时最优报价的确定 14、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包括那些?
答:1.系列产品定价策略2.互补产品定价策略3.成套产品定价策略 15、为什么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
答:中间产品在没有外部市场的条件下,应采用双重定价法。按成本加利润定价可能产生时总公司有利对分公司却不利的情况,按全部成本定价对分公司仍然可能不利,若按变动成本定价,虽可以使销售分公司的决策与总公司的决策一致,但使制造分公司收入不能弥补成本。按双重价格定价可使分公司各自获得利益,也保证了总公司的利益。 第八章 1.投资
答:1.投资是指企业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收益。它包括购置设备、房屋以及设备的更新或改造上的支出、培训费用、广告费用以及研究和发展费用等。 2.边际资金成本
答:边际资金成本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多获得一元资金需要支出多少成本。 3.净现金效益量
答: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 4.税后债务成本 答:税后债务成本是指企业举债筹资而付出的代价,因债务利息可以再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即可以减少所得税而使债务成本比利息率低。税后债务成本=利息率X(1-所得税税率)。 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答: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又称综合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6.净现值法 答:净现值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为负值,投资方案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7.企业兼并
答:企业兼并是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灭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自愿互利行为,客观上能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微观上能提高企业的效益。 8.边际投资回报率
答:边际投资回报率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增加一元投资一年能带来多上利润收入。 9.净现金投资量
答: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答: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做为资本随着不断的投资获得利润以及再投资的循环会逐渐增加其资本价值的特性,表现为货币随时间的推移而价值不断增加。 11.权益资金成本 答:权益资金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获取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等于股利收益率加资本利得收益率,也就是股东的必要收益率。 12.返本期法 答:返本期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方案的投资返本期来评价投资方案。 13.内部回报率法
答:内部回报率法是一种评价投资方案的方法。该方法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是多少,这个贴现率被称为内部回报率。然后比较内部回报率与金融市场上预期的资金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可取,否则,不可取。 简单题
1、 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答:企业的投资是指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预期将来能有收益,而这种收益延续的时间通常在一年以上。它包括购置设备、房屋以及设备的改造或更新等。另外,培训费用、广告费用以及研究和发展费用等也属于投资。投资和日常经营费用这两种支出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赢得收益的延续时间长短不同。经营费用只能在短期内赢得收益。但购买设备、建造建筑物带来的收益往往可以延续数年甚至几十年。由于由投资带来的收益延续的时间很长,所以,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把近期的现金收支与远期的现金收支相比较,因而,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第二,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估计,而未来总包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不确定性的问题也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2、 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1.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2.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3.发展新产品4.其他,如三废的控制和治理等。
3、 净现金投资量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
答:1.首先包括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和安装费等。2.由于执行建议中的投资方案,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3.与投资方案直接有关的非购买性支出。 4、 为什么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中不应包括折旧?
答:在经营费用中不包括折旧是因为:一是净现金效益也必须在增量分析的基础上来估计,所以,尽管在计算利润时,折旧要计入成本,但由于折旧在经营期间并不是真正的现金支出,在计算净现金效益量时就不应包括在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中;二是因为折旧是固定资产费用的支出,虽然它每年要摊入成本,但实际支出的时间都是在投资时支出的。为了正确计算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也不能把折旧计算在每年的经营费用的增加量内。总之,净现金效益量并不等于利润的增加量。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才等于净现金效益量。 5、 资金成本一般有哪几类?
答:1.债务资金成本2.权益资金成本3.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综合资金成本。 6、 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都有几类?
答: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返本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 7、 为什么说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好?
答:1.内部回报率法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按内部回报率来贴现,而净现值法假设按资金成本贴现。资金成本是资金的市场价格,代表现实的贴现率。而按内部回报率来贴现则是不现实的。所以,采用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更合理。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基于以上原因,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使用得更为普遍。 8、 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几方面?
答:1.用兼并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比用扩建的方法有更多优点。2.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3.减少风险4.改变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5.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 9、 用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比企业自身内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哪些优点?
答:1.兼并的方法速度更快2.兼并的方法风险更小。3.兼并的方法筹集资金更方便。 第九章 1.策略
答:策略是指行动方案,它可以被实施,以现实管理目标。
2.自然状态
答:自然状态是指将来可能存在的某种条件,它对策略是否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 3.结果
答:结果是指特定的策略和自然状态相结合产生的得或失。 4.风险
答:风险是指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的大小,一般来说,结果的变动性大,风险就大。
5.收益矩阵
答:收益矩阵是指每个策略和自然状态组合的利润。 6.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答: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指如果管理者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的决策就叫做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7.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答: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指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在这种条件下的决策就叫做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8.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答: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指如果决策会有多个结果,但这些结果的概率都无法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决策就叫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9.敏感性分析
答:敏感性分析指在风险决策中,今天预测到的数据与将来实际发生的数据可能会有出入,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动会对今天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方法称为敏感性分析。 10.信息的搜集成本 答:信息的搜集成本是指决策者采取措施来搜集所需信息及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和调整所付出的成本。
11.最小最大遗憾决策法
答: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之一,它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然后从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12.信息的价值 答:信息的价值是指根据决策者已掌握的信息来做决策可能得到的收益与如果决策者经过一步收集信息能确定地了解决策的结果之后来做决策而得到的收益之间的差额。 简单题
1、 简述人们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及不同态度的不同表现?
答: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风险寻求者、风险厌恶者和风险中立者。风险寻求者需求风险,如果有两个期望回报完全相同的投资方案,但一个风险大,另一个风险小,他会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风险厌恶者则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风险中立者在决策时不考虑风险,只考虑期望回报的大小。
2、 请用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 答:图表明收入与效用之间的关系,当收入为2500元时,效用为6个单位。在增加收入2500元,效用增加到10个单位,即只增加4个单位。如在增加收入2500元,效用增加到12个单位,即只增加2个单位。图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效用增加越来越少,说明钱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从图可以看到,如果无风险,5000元收入的期望效用为10个单位;但如果有风险,如他可能收入7500元,也可能收入2500元,这两种可能的概率为0.5,那么他的期望收入仍为5000元,但他的期望效用为9个单位(0.5X12+0.5X6)。10>9,说明有风险比无风
险的期望效用小,可见,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使有风险时的期望效用比无风险的期望效用小,所以人们一般厌恶风险。
3、 请分别画出低风险承担者、个人风险偏好和高风险承担者曲线,并加以说明?
答:1.地风险承担者的偏好曲线如图1所示,对这种人来说,即使投资量较小,也要求有较高的成功概率,才愿意投资。2.高风险承担者的偏好曲线如图2所示,这种人当投资量较小时,即使成功的概率不高,也愿意投资。3.个人风险偏好曲线如图3所示,它代表的是一般人在对待风险问题上的态度,曲线是“S”形,表明当涉及的钱少时,人们可以接受较大的风险,当涉及的钱很多时,人们就会变得非常的保守。希望成功的概率接近1. 4、 简述降低风险都有哪些途径?
答:1.回避风险:一种是替代,一种是取消;2.减少风险;3.承担风险;4.分散风险;5.转移风险有:套头交易、分包、购买保险。 5、 怎样识别各个变量敏感性的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