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主要零部件、组件及整机的质量检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本标准包含的主要内容有:3 外观区域重要度区分及解释、4 术语与定义、5外观质量要求(内容含以下部分:5.1 外观塑料件(包含四方向面板)、5.2 外观喷粉件、5.3 外观钣金件(不喷粉)、5.4热交换器、5.5保温材、5.6配管间隙、5.7水泵空间、5.8外观装配、5.9外观印刷品、5.10 包装外观、5.11 说明书。 2 规X性引用文件 Q/HH J0001.020空调外观质量标准 Q/HH J0102.004冷媒用铜配管设计基准 3 外观区域重要度分区及解释 3.1 定义 3.1.1外观A区:最终用户在正常使用中面对能看得到的区域。 3.1.2 外观B区:最终用户在正常使用中侧面能看得到的区域。 3.1.3 外观C区:最终用户在正常使用中不容易看到区域。 3.2 对于热交换器的详细说明 机型系列 室外机 RPI/RPIZ机型 RCI等机型 外观A区 1.“U”型折弯后的底部及拐角处外表面; 2.“L”型折弯后的外表面。 出风口正对的换热器表面 / 外观B区 “U”型折弯后的两侧外表面 / / 外观C区 / / 整个换热器 A 左右侧面B区 C区 A区 C区 区 3.3 对于室外机的详细说明 机型系列 外观A区 C区 A区 外观B区 外观C区 总结 工艺技术标准 版 本 A/2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标准 文件编号 页 码 Q/HH J0401.006-2016 第2页,共10页 上出风机型 侧出风机型 水机机型 图示解释: 无 无 无 正面区域(前面板、上前盖、出风罩正面)、左右面区域(侧板、护网、立柱、侧盖外侧) 其他区域 正面、顶部区域(前罩壳、检修盖、上盖、出风栅正面) 、其他区域 左右面区域(侧板、护网、立柱、侧盖外侧) 正面、顶部区域、左右侧板 其他区域 B区 B区 C区 B区 C区 C区 C区 C区 B区 C区 B区 C区 B区 C区 C区 C区 B区 3.4对于室内机的详细解释 机型系列 B区 C区 A区 B区 C区 C区 工艺技术标准 版 本 A/2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标准 文件编号 页 码 Q/HH J0401.006-2016 第3页,共10页 天埋、薄天、新风机等相似结构机型 四方向、两方向等相似结构机型 座吊机 多功能内机(水模块等) 壁挂机 机器下部区域(下前盖、下后盖) 面板组件正面(面板、导风板、格栅、CP盖等正面) 正面和出风口部分 正面 正面、出风口框两侧部分 左右侧面区域、出风口、上盖 回风口区域 侧面 左右侧面区域 左右侧面和底面 左右侧面 机器顶板、面板组件背面 底面、背面 顶面、背面 顶面、背面 B区 面板 A侧面 B区 区 B区 出风口 左侧盖 B区 A区 下盖 顶面 四方向 天埋 上盖 出风口 BC区 区 B区 C区 A区 正面 底面 薄天 壁挂机 4 术语与定义 4.1 外观塑料件术语 4.1.1色调:塑料件的颜色。 4.1.2银纹:塑料件光洁表面上的云状物、白色细线状的条纹。 4.1.3白化:塑料件表面局部发白的痕迹,会对产品结构产生影响。 4.1.4缺料:塑料件部分部位有缺陷。 4.1.5毛刺:塑料件上出现很薄的片状物。 4.1.6缩水:表面因欠注造成的凹凸不平现象。 4.1.7熔接线:两股熔融塑料在融合时形成的线状痕迹,严重的呈沟状。 4.1.8划伤、擦伤:受外力引起的塑料件表面损伤。 4.1.9异物:塑料内掺杂的不同于塑料材质的其他物体。 4.1.10缩痕:表面的收缩区或凹凸状圆坑。 4.1.11划痕:即软划伤,无光泽无深度感的痕迹,是注塑件表面因受到轻微的机械磨擦而产生的。 4.1.12翘曲:制品表面的变形,是注塑制品成型后由于内应力作用使制品局部或整体发生变形。 4.1.13 开裂:注塑件局部受内应力、外力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的裂纹。 4.1.14 色差:同种颜色部件或组件相互之间的颜色差异。 4.2 室外机外观镀锌钣金及涂装件术语和定义 工艺技术标准 版 本 A/2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标准 文件编号 页 码 Q/HH J0401.006-2016 第4页,共10页 4.2.1渣点:涂装时混入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而导致漆膜表面出现灰渣的现象。 4.2.2斑点:涂装过程中,由于炉渣、空气中灰尘等异物附着在粉层表面从而形成的固化后明显不同于零部件所要求标准色的斑点。 4.2.3针孔:在漆膜上产生针尖状小孔或像皮革毛孔那样的坑状小孔。 4.2.4缩孔:漆膜表面上出现凹缩或凸起状的圆坑。 4.2.5积粉:由于流平或固化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涂装面上出现粉末堆积成团的现象。 4.2.6露底:因漏喷、喷涂层过薄、损伤等原因而露出钢板基材或能看见基材底层颜色的现象。 4.2.7损伤:涂装件表面上的硬性机械划伤或磕碰伤、轻微硬性磨擦造成一定X围的擦伤。 4.2.8凹凸痕:工件涂装前或涂装后由于垫料、硬物撞击或运输过程中磕碰引起的表面下凹或上凸状缺陷。 4.2.9水花:涂装过程中,由于零部件表面带水而造成的粉层呈波纹状扩散的外观缺陷。 4.2.10毛刺:金属件冲压后残留的多余物。 4.2.11色差:同种颜色部件或组件相互之间的颜色差异。 4.2.12白锈:镀锌层外表面受到锈蚀,生成的白色粉状物质。 4.3 热交换器术语 4.3.1倒片:热交换器在组装或搬运过程中因外力冲击造成一定X围表面翅片下凹的缺陷。 4.3.2 叠片:胀管后热交换器的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小于翅片领高的现象。 4.3.3 花片:翅片经梳理过的痕迹。 4.3.4色差:由于材质问题造成的单片或内外片翅片颜色的差异及制造环节造成的烧伤变色。 4.3.5露铜管:翅片翻边孔不良造成的内铜管外露;胀管时受力不均造成的局部翅片间铜管外露。 4.3.6钝片:由于模具切刀或翅片材质问题造成无法修复的倒片现象。 4.3.7毛刺:由于模具切刀等问题,造成的翅片边缘有长毛状或针状物。 4.3.8熔片:自动焊接及手工焊接时造成的翅片烧熔现象。 4.3.9 U型管褶皱:U型管弯曲处内侧有均匀条纹,且用手触摸有明显起皱的现象。 4.3.10管口开裂:胀管机胀管时由于设备及材质问题造成的管口开裂。 4.3.11翅片倾斜:多片翅片出现的一侧歪斜现象。 4.3.12 U型管起鼓:弯管机折弯时由于设备芯轴等问题造成的外侧鼓起现象。 4.3.13 扁管:弯管机在弯管时,由于设备芯轴及材料原因造成的弯曲部扁平现象。 4.3.14 杯口褶皱:长U管杯口靠近端板处褶皱的现象。 4.3.15 烂片:有严重开裂或翅片孔损坏等缺陷现象的翅片。 4.3.16 断片:整体长度小于标准尺寸的翅片。 4.4 通用术语 间隙:指两个距离最近的平行边缘外侧之间的测量距离差。 段差:两个设计在同一平面的部品装配后的平面的差值。 5 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中的不良分类是根据《产成品抽检管理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划分。 5.1 外观塑料件(包含四方向面板)质量要求见表2 表1 工艺技术标准 版 本 A/2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标准 文件编号 页 码 Q/HH J0401.006-2016 第5页,共10页 项目 外观A区 直径≤0.6mm,相对距离≥200mm,单面≤5个 外观B区 直径≤1.0mm,相对距离≥200mm,单面≤5个 外观C区 直径≤1.5 mm,相对距离≥50mm,单面≤8个 不良类别 C 异物 银纹 不得有 宽度≤0.5mm,长度≤10mm,宽度≤1mm,长度≤200mm,相相对距离≥50mm,单面≤2处 对距离≥20mm,单面≤5处 不得有 不得有 不得有 白印、色不均面积≤100mm2,允许有1处 不得有 不得有 C B B B C 白化 不得有 缺料 不得有 开裂 不得有 划痕 长度≤20mm,线距≥200mm,长度≤30mm,线距≥100mm,长度≤50mm,线距≥50mm,单面数量≤2条 单面数量≤4条 单面数量≤6条 长度≤30mm,最小线距≥50mm,单面数量≤2条 宽度≤0.5mm,厚度≤0.1mm,单面数量≤3处 深度≤1.0mm,面板长度≤150mm允许有5处,但不得形成连孔 熔接痕不限,但不得影响机械性能 划伤 长度≤10mm,单面数量≤1条 长度≤20mm,单面数量≤1条 宽度≤0.3mm,厚度≤0.1mm,单面数量≤2处 深度≤0.4mm,面板长度≤120mm,其余长度≤80mm C C C 毛刺 无 深度≤0.2mm,面板长度≤缩水 100 mm,其余长度≤50mm 熔接线 熔接痕不明显,周围不能出现明显光泽度差异(或:线幅≤线幅≤0.2mm,面板长度≤0.1mm,面板长度≤150mm,180mm,其余长度≤120mm 其余长度≤100mm) 面积<10mm2 ,允许1处 面积<20mm2,允许2处 C 擦伤 面积<30mm2,允许2处 C 色差要求:各部件颜色一致,肉眼观察不应存在明显的色差,当有争议时,按QHH/J0001.020中的方法进行测量,或者按照封样比对。 其他未注要求符合Q/HH J0302.029《塑料件外观质量标准》。 5.2 外观喷粉件质量要求见表3,以下不良均不得造成露底及伤及基材。 表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