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肾脏的解剖有哪些特点?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肾窝中。因受肝脏影响,右肾比左肾脏低1∽2cm。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略呈“八”字形排列。肾纵轴与脊柱角为15∽25°。 正常肾上下移动1∽2cm范围内。肾长10∽20cm、宽5∽6cm、厚3∽4cm,左肾较右肾稍长。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的中部切迹为肾门。平对第一腰椎,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神经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从立脚点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从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肾纵切而见肾实质分内外二层,外层为皮质,厚
1.5∽2.5cm,由肾小球 和肾小管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之间,成为肾柱。肾髓质为10∽20个锥体构成。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成为集合管,锥体尖端为肾脏乳头,与肾小盏相连。
肾的横切面,上下极呈椭圆形,均为肾实质。中上或中下肾切面均呈较大的椭圆形,外周为肾实质,中央部分为肾窦内结构,在肾门区横切面外周肾实质,中内部分为肾窦内结构。
肾的毗邻关系左右不同。右肾上方与肝右叶、下方与结肠肝曲相邻。内侧肾门处与十二指肠降部紧邻,无腹膜相隔壁,左肾前表面与胃、胰、空肠和结肠脾曲处接近。两肾上方均有肾上腺覆盖。肾周围有脂肪组织包围,构成肾脂肪囊。
280.肾脏有哪些主要生理作用?
肾脏的生理作用较为复杂,但主要的功能是形成尿液,同时携带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各种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等)排出体外,以及调节细胞内外液和溶质浓度,使体内环境保持稳定,是生命的重要器官。 281.B超检查肾脏有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
o 有利条件。①肾脏有足够的大小,厚度和平整界
面,有利于超声探测;②肾周围有脂肪组织包围。肾脏窦内有脂肪组织充填,使肾轮廓线分明;③肾盂、肾盏内有尿液,为超声良好的对比剂。如有肾积水,更有利于超声探测。
o 不利因素。①肾上极一部分为肺遮盖,只能人侧
在作冠状切面弥补;②肾外侧及后面有肋骨保护,影响超声穿透。
282.B超探测肾脏的体位和方法有哪些?
(1)肾脏探测体位:
? 仰卧位:从侧腰部探测,作肾脏冠状切,探头自前下缶后上倾斜。该切面图便于X线造影对比,从右侧面肋缘下纵斜切,可能过肝作透声窗,清楚显示右肾和肾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左侧脐上横向联合切可显示左肾静脉;
?
俯卧位:为常用体位,作肾脏的纵、斜切或横切; ?
侧卧位:左侧或右侧卧位,作腰部冠状切,适用于探测肿大肾脏和游走肾、鉴别肿快是否来自腹膜后;
? 坐位:坐于订上或凳上,从背部探测,适用于肾盂中心定位,肾下垂的活动度测定和饮水后探测左肾上腺。
(2)探测方法:探头置于受检部位,先找到肾长轴,然后沿长轴将探头向两侧慢慢移动或作扇状扫描,从而获得一系列肾纵切图象。在肾区每隔1cm自上至下作肾脏横向切面,观察肾外形而皮质及髓质情况,背侧较腹侧显示清楚。 283.正常肾脏声象图有哪些特点?
正常肾脏轮廓线光整,肾皮质部分为低回声暗区,有少许暗淡细小点状回声,厚约1.5∽2.5cm。肾锥体显示底向外,尖向内的三角形暗区,呈放射状排列,约3∽5个或7∽8个不等,内部回声较肾皮质更弱,可误认为囊肿。肾的中部为肾髓质系统回声,表现为浓密明亮点状回声,由肾盂、肾盏、肾窦组成。约占肾宽径的1/3∽1/2。肾门区可见圆形,卵圆形或管状形态回声,为肾静脉、肾盂回声。实时超声追踪可区分肾盂和肾静脉。肾动脉较细,一般不容易显示。
284.肾脏大小如测量?有何临床说意义?
受检者先取平卧位,两手置于头枕部,在两侧面腋中线,上自第九肋间起,作冠状切面,右侧以肝作透声窗,左侧以脾作透声窗,清晰显示肾脏轮廓的冠状切面图象。
?
测量肾长径。从肾上极肾轮廓线的上缘至肾下极肾轮廓线的下缘之距离。
?
宽径。显示肾门处肾轮廓之冠状切面后,测量肾门上部肾轮廓线之外侧缘,至肾门轮廓线之内侧缘的距离。测量时注意与肾长轴相垂直。
? 肾窦宽径。冠状切面,测量肾窦带状回声外侧缘至内侧的距离。
? 厚径。患者俯卧,经背部途径测量,(与肾宽径同一平面)肾轮廓线前缘至后缘的距离 。 ?
肾窦厚径。经背侧途径 纵切显示图象,测量肾窦带状回声前至后缘的距离。
超声测量肾脏,由于切面不同,常有一定的误差,正常肾脏一般长径为10∽12 cm,宽为5∽6cm,厚径为3∽4cm,肾窦的中央无回声区宽度小于是1cm 。 B超测定肾脏大小, 对临床的一定的指导意义。
I. 对肾炎患者,如双肾各径线均大于正常,常提示为急性期。如发现双肾各径线明显小于正常,常提示为慢性肾炎晚期,为固缩,预后不良。
II. 对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发现一侧肾明显缩小,另一侧明显增大,常提示患者为一侧肾先天性发育异常。
III. 高血压病人,如一侧肾的长轴较另一侧肾小于1.5∽2.5cm以上,则常可提示患者为肾性高血压。IV.
肾移植患者,测量肾的大小,对确定有无排异的重要诊断意义。
285.哪种切面肾静脉显示最清楚?
右侧肋缘下斜切,右肾静脉显示最清楚,可追踪到进入下腔静脉。左上腹脐稍上方横切,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穿过,进入下腔静脉。肾肿瘤病人采用上述切面,可观察肾静脉内有无癌栓。
286.正常肾脏变异的声象图应与哪能些疾病鉴别?
? 单个肾锥体肥大声象图显示的肾实质暗区,注意与囊肿或淋巴瘤,肾内浸润性病变鉴别。 ?
肾有分叶时,声象图有显示凹入和突出,但该处的内部回声与其附近的肾实质回声相同,可与占位病变区别。
? 肾中盏外侧有增强回声,注意与肿瘤鉴别。 ?
肾中盏处有凹陷压迹,注意与肿瘤鉴别。如有怀疑时,注意其回声和点状回声的分布。另外可作个方向的切面,有助于鉴别。
? 肾乳头和肾乳头之间嵌入的肾皮质称为肾柱,在单个断面图上有时肾内占位病变相似,左肾尤为多见,应注意鉴别。
287 肾脏疾病超声检查的适应征有哪些?
1. 肾发育异常,如弧立肾、肾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重复肾、异位肾、蹄铁形肾、海绵肾。 2. 肾内占位病变,肾囊肿、多囊肾,肾脓肿、肾肿
瘤、肾周脓肿。 3. 肾结石及积水。
4. 肾外伤,肾挫伤、肾破裂、肾内及肾周血肿。 5. 肾内弥漫性病普如肾炎、肾盂肾炎。肾萎缩、肾
气肿、肾结核。
288.哪些肾脏疾病超声诊断困难?
急慢性肾炎、肾血管性病变、局灶性肾炎、肾盂肾炎、肾脏小血管瘤和某些先天性病变。
289.什么是异位肾?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由于胚胎时期血管的遗留,阻碍肾脏上升到正常位置,反常常血管的附着保持肾脏在一个不正常的位置.民位肾可在本侧(简单异位)或越过中线(横过异位).横过异位肾分:融合型与非融合型。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或有局部疼痛及腹部肿块。在超声检查时,正常位置肾脏声象图不能显示,下腹部或盆腔可探及肾脏回声,肾脏位置固定,不易推动。如横过异位肾,在一侧面可探及二个肾脏回顾声,而另一侧面正常位置不能探到肾脏。由于异位肾常伴有发育龄不良和形态上改变,帮可出现相应的声象图改变。如肾较正常小,外形呈三联单角形,盘形或椭圆形,肾实质回顾声呈分叶状,肾窦回声可出现分离。
290.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的下端突出向上升,其下端教课能组织而分为两面三刀支。如果输尿管上端的分支超过两支,则形成重复肾盂。如分支过早则形成重复输尿管。分叉点的高低,决定部分重复或全部重复。
重复肾多数融合为一体(极少完全分开)但肾盂、输尿管的上端及血管明显分开。如果输尿管完全重复们有异位开口时,上面一侧面常有肾积水现象。临床上女性表现正常排尿的同时兼有尿失禁。 声象图特点:
如果重复肾伴输尿管部分重复,则声象图可表现为肾轮廓线有一浅沟内凹肾皮质为低回声暗区,有二个各自独立的肾窦回怕。如合并肾积水,则肾窦回声可见分离,同时恶见二条管状回声,分别与肾盂相连。
291.什么叫孤立肾、大小反常?声象图有何特点? 在胚胎时期,一侧面在生肾组织或输尿管芽因生长的紊乱不能发育,结果对侧只有一个孤立肾,致使该侧面肾增生,体积增大,肾盂亦增大。这类畸形临床上常无症状。其声象图特点如下:
1. 患侧常不能显示正常肾脏形态。
2. 对侧肾脏体积增大,皮质暗区常超过2.5cm肾 中
部的肾窦回声相对增多。
在诊断肾缺如时,注意与肾结核所致的油灰肾鉴别。诊断肾发育不全时,注意与慢性肾盂肾炎相鉴别。
292.什么是蹄铁形肾?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一般学者认为,两侧肾的下极或上极在身体正中线融合,称为蹄铁形肾。这种反常是在胚胎早期两侧肾脏的胚基在丙脐动脉之间被紧挤而融合的结果。下极融合多见(约可出现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症状。其声象图特点如下:
1. 肾脏的位置和形态失常,仰卧位探测,沿一侧肾
的肾轴自外向内下追踪,其下极在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与对侧肾脏融合。丙肾轴线呈倒台“八字”形分布。俯卧位探测亦能显示出与正常肾轴相反的声象图。
2. 如出现云彩积水和结石,则出现相应的声象图改
变。
3. 腹部正中线纵切,可显示蹄铁形肾峡部的形态,
并能测量其大小,供临床参考。
蹄铁形肾峡部测量方法:探头置于是人体正中纵切,在脊柱前方显示出峡部的纵切面,分别测量峡部的上下距离和前后距离,即为峡部的长径和前后径。 293.什么是肾囊肿?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肾囊肿一般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肾曲管和集合管的连接发生障碍,液体潴留而发生。多数囊肿生长在肾实质内,少数在髓质。可以我发或单发。单发性囊肿又称为孤立性囊肿,预后良好。其声音图特点如下:
? 在皮肤区内可显示圆形无回声暗区,轮廓清晰,囊壁光整,后勤部壁回音好,两侧壁可呈现“侧壁效应”。
? 囊肿向处发展,肾轮廓表面可显示无回声暗区,向外凸出。
? 囊肿向外发展,肾盂肾盏回声受压移位,肾不变形(小的囊肿则不明显)。
? 囊肿以外,可见正常的肾实质声象图,肾窦回声无分离现象。
?
肾囊肿位于肾盂旁时,应注意与局限性肾积水相鉴别。肾囊肿多发时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囊肿。
294.什么是囊肾?声象图有何特点?
多囊肾(又称肾囊性变),是一种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肾曲管和集合管的连接广泛发生障碍,液体潴留引起。部分病例全并肝、脾、胰、卵巢等效我数脏器的多囊改变。成人型一般多在40岁
左右发病,主要症状是腰疼、血尿、局部肿物,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85%以上为双侧性。其声象图特点如下:
1. 肾脏体积增大,轮廓变形、肾包膜 不光整。 2. 肾声象图上可见成片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
的无回声暗区,轮廓清晰,相互不通,后壁回声增强,无囊肿处点状回声增多。
3. 通常两侧肾脏均有病变,左右肾增大不一致亦变
仅累及一侧才。
4. 部分病人可合并其它脏器多囊变。 5. 肾窦回声不分离。
295.多发性肾囊肿与多囊肾的声象图如何鉴别? 多发性肾囊肿与多囊肾声象图鉴别要点见下表所列内容。 多发性肾囊肿 多囊肾 肾脏形态轮廓 囊肿向肾表面突形态不规则,轮廓起 不光整 肾脏大小 呈局限性增大 双侧肾呈不对称增大,或失去常态 肾实质回声 非囊肿部位肾实肾实质部位散在性质回声正常 光点较多、较亮 常单侧发病 ,不常为双侧性,有家其 他 合并多囊肝 庭史,常合并多囊肝 296.肾积水原因有哪些?
由于尿路梗阻后引起肾盂扩张,肾实质萎缩叫肾积水。 从尿道外口到肾盂的任何部分均可由病变引起病变引起梗阻。上尿路一侧面性梗阻引起单侧肾积水,下尿路梗阻时,常造成双侧肾积水。
引起上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如下:
1. 肾和输尿管先天性反常。
2. 输尿管扭曲,炎性狭窄、腹膜后纤维化。 3. 肾和输尿管结结石。 4. 肾和输尿管结石。 5. 输尿管受压。
6. 外伤,特别输尿管损伤或手术时误伤。 下尿道梗阻常见原因有3个。
? 膀胱肿瘤、结核、膀胱结石、神经源性膀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