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卷 2016-10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应题目。(7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 A 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 B (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ó liàn??直面内心,我们的目光更为m?n ruì;畅诉心曲,我们的心灵更加chún jìng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在A处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B处的横线上。(1分) B处的词语是
4.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综合实践活动(8分)
5.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6.为了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你们班打算开展一次“我爱文学”的课外语文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7.为了丰富活动需要,老师想请同学们以“我爱文学”为题出一期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取两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2分)
8.名句默写(8分)
(1)天上的风雨来了, 。《母亲》
(2)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纸船》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纸船》 (4)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嫩绿的芽儿》 (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刻舟求剑》 (6)求剑若此, 。《刻舟求剑》 (7) ,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8)梅雪争春未肯降, 。《雪梅》
二、阅读与欣赏(4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如梦令》,完成9-10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 (《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损:减少。③已:停止。④义:符合道理、事理。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11.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断一处)(2分) (1)吾 忘 持 度 (2)遂 不 得 履
1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 ) ②而置之其坐( ) ..③及反 ( ) ④是非君子之道(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2分)
②何不试之以足?(2分)
14.你认为【甲文】【乙文】各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甲文】 【乙文】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最后一课》,完成15-18题。(13分)
①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
②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
③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④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⑤“有!”她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
⑥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
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不羁了。
⑧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 ⑨她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她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
⑩那一堂课,她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
?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她说:“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她。
? “几个月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几个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她“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15.文中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
16.“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古汉语课的原因是什么?(3分) 17.从文中找出能证明古汉语教师“几个月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的语句。(2分)
18.文中的古汉语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柔软的父亲》,完成19-22题。(17分)
① 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 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 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 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