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把洗完的衣服展开晾在阳光下,并且挂在______处,这是为了加快水分的_______。 答案 通风 蒸发
7.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
答案 放热 液化 扩散
8.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 变化名称是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答案 汽化 吸热
16
9.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对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_________(选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的”)。
答案 凝固 由高到低
10.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管中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热胀冷缩 上升
二、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17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 V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 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 kg 答案 A
2.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答案 B
3.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分度值为0.01 ℃
18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答案 C
4.如图是小亮用漫画的方式描绘了“迷糊教授”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
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
19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答案 B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 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 D
7.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
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答案 B
(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