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获奖作品述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9:34: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获奖作品述评

作者:李鑫华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06年第08期

作为多次参加比赛终评的评委,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获得书法一等奖作品的水平明显地优于往届。尤其是软笔书法作品,在保持楷书作品占优的态势外,隶书篆书作品也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且水平特别是楷书作品的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书体风格有了鲜明的特征,学欧体的象欧体风格,学颜字的象颜字风格,除欧、颜、柳、褚之外,还有为数不少学习赵孟澹体风格和魏碑风格者。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值得充分肯定。

作为数量较楷书略少的隶书作品,比之以往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如果说以往的隶书作品临碑风格较集中在一两块碑上,那么本届大赛的作品临学的风格除《曹全碑》《张迁碑》外,也不乏有《石门颂》、《史晨碑》、《礼器碑》、《乙瑛碑》等风格者,也有临习清代伊秉绶风格和今人刘炳森风格者,从这个角度讲,少儿习书的水平在逐年拓展,日益提高;

数量较少的篆书类作品也比往年有改观,学习甲骨文书风者有之;学习金文书风者有之;学习秦小篆者亦有之,甚至还有师法汉印缪篆风格者。篆书类作品数量不大,风格涵盖面却颇广,而且这为数不多的作品水平亦相当高。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其功力颇具,不可小窥,真所谓‘后生可畏’。

相比之下行书作品虽有一定数量,但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从进入终评的作品来看,行书之弊在于缺乏起码的流畅与灵动。有些作品中笔画的连写,看得出是在照猫画虎。有些基本连缀书写,还属于稚嫩阶段的生涩,带有勉强为之的做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届大赛的硬笔书法情况也有所变化。从获奖作品来分析。行书居多,楷书较少,隶书,篆书作品更少一些。从行书作品来看,以铅笔书写者获高奖居多,其次为钢笔书写者,其余笔种较少。

其实所谓硬笔书法,实际上仅是从书写工具上与传统毛笔不同,而对于所写汉字本身,则无实质区别。无论用怎样的工具,别人看到你所写的作品时,只是看你对整个汉字字形塑造得美观程度如何,并不在乎你所用的笔尖是软还是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以,我认为在大力普及书法艺术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基本的审美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先将对汉字的基本审美教育做到位了,才有可能让广大的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解决汉字书法难的问题。

每年举办的大型比赛活动在推动汉字书法艺术教育的普及方面有其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真正提高汉字书法艺术水平仅仅靠比赛则远远不够。我作为大赛的终评委之一,希望更多的书法教师加强自身的汉字书法修养,加强书写汉字过程中审美意识的训练,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提高自身的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教师在书法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先行领悟并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规律,在此前提下,才能保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以“鱼”。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获奖作品述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keo8c36e0sr9z0p01l1xu1x81ds800o5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