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活动必须具备且经过努力获取的物质、非物质条件,统称为这个人或这个组织的( ) A.资产 C.基础
2.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 A.第一资源 C.第二资源
3.信息资源也可以成为是( ) A.可再生资源 C.第三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D.自然资源 B.物质资源 D.人力资源 B.能源 D.资源
4.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称为( ) A.网络化 C.知识化
B.信息化 D.现代化
5.包括为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所有组织与活动的部门称为( ) A.第二信息部门 C.第一信息部门
B.信息市场 D.网络中心
6.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具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 ) A.风险识别 C.风险缓和
B.风险分析 D.风险跟踪
7.影响系统可维护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系统运行效率
B.对系统进行测试性的难易程度 C.系统占用计算机资源情况 D.程序人机界面友好
8.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包括( ) A.日常运行管理、人员培训、运行情况记录 B.文档管理、运行记录管理、经费管理
C.日常运行管理、运行情况记录、系统运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 D.人员培训、经费管理、文档管理
9.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 A.计算机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信息技术
10.信息资源生产的主要工具是( ) A.电子计算机 B.人的大脑 C.计算机网络
D.输入/输出设备 11.我国的国家标准代号是以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为( ) A.GB B.MB C.TB
D.JB
l2.标准化是以获得最佳社会秩序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实施标准的( ) A.具体过程 B.具体规范 C.具体制度
D.具体部门
1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出台的两个过程包括制定和( ) A.审查 B.执行 C.修订
D.批准
14.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在功能改变和扩充情况下,软件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是
( A.可靠性 B.安全性 C.可扩充性
D.功能性
15.从用户的角度看,软件生存期的阶段是( ) A.软件开发、软件产品使用阶段
B.软件开发、初期运用、软件产品使用阶段 C、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阶段
D.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移植链接阶段
16.20世纪60年代出现“软件危机”后,出现了软件工程学所用管理软件的生产过程的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