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课》交流材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9 12:34: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课的理念与录制》交流材料

——赤子的教育博客 一、 微课的发展。

1.微课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微课顺应了“微”时代的趋势。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从前些年的“微型小说”到2009年的“微博”,再到近几年的“微电影”“微信”等,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俨然宣示着我们已经步人了“微”时代。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非常繁忙,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面对大班额,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有对自身学习便捷性、高效性的要求和对学生精细化辅导的需求,而微课程恰好可以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微课”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微课的出现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三个新闻。

2014年12月,《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发布,计划到2017年全市云学堂课程群形成规模,建立15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 5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全面推进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教学交互显示设备在课堂教学的深度运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2015年5月23日至25日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球九十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学者、教师汇聚一堂,

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并达成了广泛共识,通过了成果文件《青岛宣言》。该文件对促进教育信息化、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让全民共享平等、包容、高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必将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

在电化教育发展史上,从上个世纪早期使用的是幻灯片、无声电影、录音,到现在的图像、视频、PPT, 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能引起的教学媒体的迅速变化。微课就是在互联网+智能移动设备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国外,在公开的微课程中做得比较好的要数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可汗学院由印度裔美国年轻人萨尔曼·可汗于2007年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旨在向全世界的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服务。截至2015年8月,可汗学院的在线视频超过6500个,粉丝超过221万,累计播放超过5.27亿次,在全球各个角落,都有可汗学院的受益者。萨尔曼·可汗也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老师”。 很多风险投资公司找到他,愿出 1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可汗学院。这一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靠的是微课。可汗老师通过教学视频,内容涵盖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短短不到10分钟的视频,就让孩子们领会要义并融会贯通。 二、微课是什么?

1.微课的概念。

那到底什么是“微课”呢?

“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为什么叫他“微课创始人”,因为是他首先在国内提出了“微课”这个概念。胡铁生,教育硕士, 2008年起任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他在2010年的时候就对“微课”进行了研究和推广。随后2013年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微课作品征集、教学比赛、应用推广等活动在全国蔓延开来,所以2013年被称为“中国微课元年”。

他给微课的定义是,“微课”是指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知识点的小课程。

2.微课的特点。

⑴短:时间短,中小学教学使用的微课在3-10分钟以内。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

⑵小:选取一个小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微课程更侧重,介绍一个概念,讲述一个事实,分析一个问题。

⑶精: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进行讲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授时制作的动画、视频等可视化内容要配合教师画外音的形式联合呈现(类似《人与自然》等)。视频可以根据需要

录制屏幕也可以录上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等。

⑷趣: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可以加入“游戏化学习”相关评价机制,如:比赛、闯关、角色扮演、模拟探究等。

3. 微课的优势。

(1)微课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特别适宜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可以做到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广泛传播。 无论你在公园还是挤公交,你都可以随时随地轻轻松松进行学习,实现了‘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愿景,扩展了课堂的界限。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

(2)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学生自己做主,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微课的学习内容可以永久保存,反复学习,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倒回去观看,这更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一对一个性化的有效辅导。

搜索更多关于: 《微课》交流材料 的文档
《微课》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p375fvqt6ehs74cpd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