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
伐、表现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其节奏鲜明、曲调规整。听起来雄壮有力而有行
进感,为了配合行进时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按内容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为行进作伴奏的一般为二拍子。通过欣赏中外进行曲,让学生了解到进行曲的主要特点;学会根据进行曲的情绪分段,并且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体会进行曲;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
教学目标 :
1、 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欣赏中外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到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2 、通过体验、比较,了解不同风格中外进行曲的主要特征;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 欣赏素质。
3、 通过欣赏中外进行曲,使学生学会根据进行曲的情 绪分段并且运用小型打击乐器体会进行曲。
教学设计思路:
同学们对于进行曲并不陌生,通过他们熟悉的旋律进行这种音乐体裁的深入了解,
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贯穿始终的竞赛式的课堂,可以一直让学生精神高度集中,为了所在小组的荣誉,他们会踊跃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来。用问题引出进行曲的速度节奏节拍特点,增强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最后的表演环节让学生深化不同进行曲所渲染的场合气氛,更让他们的情绪在多姿多彩的自我展示中得到澎湃和宣泄。
教学难点 :
1、了解进行曲在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
2、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分列式进行曲》并让学生做出下意识的动作。(这段音乐是每天课间活动时集合的音乐信号)
二、第一次积分:(全班同学按照座位便利,分成四大组,每一次问题的正确回答,都会给答题者所在的小组积分)问题---口令和本段音乐都起到了什么作用?相比口令的效果,音乐有什么优势?(讨论后
答案各式各样:音乐更稳定,更能让人精神振奋,还能省却人工之力,比口令更好
听......
三、引出课题:《丰富多彩的进行曲》
播放幻灯片:进行曲的定义,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和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 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进行曲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四、走近进行曲,幻灯展示:进行曲的节拍、速度、节奏特点各是什么?
1、幻灯展示2/4、3/4、4/4拍子的指挥图示,并播放音乐《分列式进行曲》(2/4拍)、《婚礼进行曲》(4/4拍)。让学生听辨两首作品分别是什么节拍。(通过视觉的引导,和学生自己动手指挥音乐旋律,感受不同的进行曲,并能判断出进行曲选用的节拍都是偶数拍子。)
2、第二次积分:进行曲的节拍特点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会五花八门,快慢是速度的特点也有在这里出现的,有的会说,进行曲一般是2/4拍的和4/4拍的,我就会引导他们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偶数拍子)对总结出进行曲节拍特点的同学和小组不但要积分,更要掌声鼓励。
3、第三次积分:问题----进行曲能用3/4拍来写吗?为什么?(答案是不可以,进行曲一般是为行进中的队伍准备的,3/4拍的奇数拍子不合乎两条腿的人类行进的习惯,所以不合适用于进行曲。) 出示谱例,分别用2/4拍和3/4拍演唱,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本来铿锵的进行曲在3/4拍的节拍变化下变成了荡漾的圆舞曲。舞蹈的感觉部分学生能说出来,要给所在的小组积分,并赞扬其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
4、第四次积分:问题-----从我们刚才听到的乐曲中你感受到进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进行曲是一种步伐节奏的乐曲,但是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步伐速度,所以进行曲的速度会根据所描写场合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5、第五次积分:看谱例《义勇军进行曲》找出主要的节奏型。(每说出一个都给所在的组加分)积分过后老师总结进行曲的主要节奏型。
6、第六次积分:讨论进行曲的节奏总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都起到了什么作用。(切分和附点让旋律变化多样,更有跳跃感和活力)
7、个例分析: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要求每四人小组中,一人负责听出全曲分为几大部分,一人负责在合适的时候击掌打节奏,一人负责情绪变化时举手示意,一人负责记录另外三人的答案并汇报本组欣赏成果。
8、第七次积分:回答听音乐前的要求,每大组派代表回答,凡是正确的都加分。 五、深化概念
第八次积分:用自己的话对进行曲做定义式的总结。每大组派两名代表,凡是能涉及到速度、节拍、节奏方面的总结都可以加分。 六、情感共鸣
第九次积分:表演进行曲,每组派代表一人挑选一首进行曲进行创意表演,可选进行曲
有:《婚礼进行曲》《猪八戒进行曲》《狮王进行曲》《大刀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
七、老师小结:本节课所了解内容的简单概括,强调进行曲的速度、节奏、节拍特点。速度的不同是因为进行曲所适用的场合不同。
课后反思:
上课的效果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思路有序进行,但是各班学生层次不一,在了解进行曲节奏特点的时候,有的不能说出节奏型的名称,在表演环节速度太慢,占用时间比较多,往往使最后的教师小结部分不能正常进行。
改进方法:表演环节的进行曲只选《西班牙斗牛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两首的片段,让四组学生一起到前台表演,根据表演效果进行打分。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节省三、五分钟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