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类图文转换
【题文】
图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能力。而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所以也颇受命题者的青睐,那么如何做好这类题呢?
一、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考查要求
【典题重温】 (2013·天津卷)
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考点分析】
这就是一道典型的漫画类图文专题。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概括寓意;拟加标题;描述画面;综合考查。
二、漫画类图文转换一般的答题思路
1. 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认真仔细地观察漫画的各个细节,精心研读其中的文字。 (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漫画的“眼睛”,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在审画
1 / 9
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
(3)看注解: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做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隐含的观点。 2. 正确理解画外之音。
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3. 明确表达。
(1)描述画面类: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或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2)概括寓意类:表达要简洁明了,像广告词那样,琅琅上口;含义囊括所有画面,不丢三落四;不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位于中心词。
三、经典讲读
(2013·天津卷)
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解析】
2 / 9
(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画面上有两条鱼,一条在玻璃缸外,一条在玻璃缸内。玻璃缸外的鱼趴在地上,周围是几颗水珠;玻璃缸内的鱼坐在跷跷板上,跷跷板另一头上跷并且上面有几个气泡。显然,画面描述的内容是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但其中一条鱼一不小心被弹出了玻璃缸。鱼离开了水会送命,这显然不是游戏者的初衷,考生基于此描写鱼的心理即可。
(2)说明要合理,语言要简洁。 【参考答案】
(1)(示例)缸里鱼:完了,一用力竟然把兄弟给玩到外面去了。早知道跷跷板也这么危险,我就不应该这么用力啊。
缸外鱼:这小子平时表现出一股子亲热劲儿,可现在抓住这个机会就把我给跷到外面来了。我太傻了,竟然没意识到这小子鱼面兽心。
(2)(示例)寓意:凡事都得有个度,过犹不及。 四、总结
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形式看,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目主要考查两类漫画题型。一类是记叙类漫画,另一类是寓意类漫画。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
【学以致用】
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3 / 9
(1)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如今,中小学班主任终于获得了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2)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中国教育界曾经剥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所适从。现在教育部又授予了中小学班主任“批评权”,这一规定,看似冠冕堂皇,实则荒唐。
【解析】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阐述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看法,应从中国的教育现状谈起,如今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批评学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对于新规,许多人纷纷质疑:教师管学生天经地义.何须授权?这幅漫画讽刺性较强,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提醒考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多关注社会现实。
2.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刚出壳的鸡》,并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4 /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