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制知识练习1000题(初级)
有害生物基础
一、判断题 1.“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 2.身体分成头、胸和腹及三对足,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之一 ( ) 3.蜱螨和臭虫都是属于昆虫纲的有害节肢动物 ( ) 4.营养对雌蚊十分重要,不吸血卵巢不发育 ( ) 5.蝇和臭虫的生活史中都要经过一个蛹期 ( ) 6.龄期是指前后两次脱皮间所经过的时间 ( ) 7.从卵发育至成虫为一个世代 ( ) 8.一般说来,湿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因素 ( ) 二、填充题
1.当前PCO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指传疾病的 动物。 2.生物的分类阶元依次是 。
3.传布血吸虫病的中间寄主钉螺是属于 动物。
4.蚊属于 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的发育期是 。 5.蟑螂属于 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的发育期是 。 6.一个世代是指从 到 所经过的时间。
7.刚从卵中孵孵出来的幼虫叫做 龄幼虫,经过3次脱皮成为 龄幼虫。 8.前后两次脱皮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
9.桑毛虫的毒毛会使我们发生皮炎,这种危害方式是 。 10.蜱螨和昆虫分别属于节肢动物的 和 纲。 11.蚊子和蜱螨的足数分别有 和 对。 12.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13. 光对昆虫的引诱力最强。 14.蚊蝇属于昆虫纲 目的昆虫。
15.节肢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16.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其中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医学有害生物。
17.在害虫防制方法中,用诱虫灯消灭害虫是属于 防治方法,用柳条鱼消灭孑孓的方法是属于 防治方法。
18.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纲。 三、单选题
1.蟑螂属于昆虫纲的 ( ) (A) 半翅目 (B) 蜚蠊目 (C) 鞘翅目 (D) 膜翅目
2.昆虫和蜱螨脚的数目分别是 ( ) (A) 3和4对 (B) 4和3对 (C) 3和4对以上 (C) 4和3对以上\
3.蝇属于昆虫纲的 ( ) (A) 鳞翅目 (B) 双翅目 (C) 虱目 (D) 蚤目
4.下列昆虫的生活史中没有蛹期的是 ( ) (A) 蚊 (B) 蚁 (C) 蟑螂 (D) 蝴蝶
5.蚊和蟑螂的口器分别为 ( ) (A) 舐吸式和虹吸式 (B) 咀嚼式和刺吸式(C) 刺吸式和咀嚼式 (D) 咀嚼式和舐吸式\
6.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的发育阶段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影响昆虫生活的外界环境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生物环境是指 ( ) (A) 其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 大气的温度和湿度 (C) 土壤性质 (C) 酸和碱等化学物质\
8.害虫综合治理最不同于化学防制的是 ( ) (A) 在措施上尽可能使用一种方法 (B) 出发点是只考虑害虫 (C) 遵循的原则是标本兼治,着重治本 (D) 以完全杀灭害虫为目的\四、简答题
1.说出昆虫纲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你如何识别蟑螂?
3.蜱螨属于节肢肢动物什么纲?有几对足?
1
4.昆虫的口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5.影响昆虫昆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6.有害昆虫对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7.昆虫传播疾病的方式有哪几种?
8.蟑螂和蝇等非吸血性昆虫传播疾病属什么方式? 9.举例说明生物性传播的三种方式。
10.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不同于化学防治的是什么? 五、匹配题
1.请匹配下列各项目
生物性传播方式 具体例子
(1) 繁殖式; ①蚊虫传播的丝虫 ( ) (2) 发育式; ②跳蚤传播鼠疫杆菌 ( ) (3) 循环式; ③疟蚊传播的疟原虫 ( ) 2.请匹配下列各项目
纲 动物种类
(1) 甲壳纲 ①蜱螨 ( ) (2) 蛛形纲 ②蜈蚣 ( ) (3) 昆虫纲 ③虾 ( ) (4) 倍足纲 ④蜂 ( ) (5) 唇足纲 ⑤马陆 ( ) 3.请匹配下列各项目
变态方式 昆虫种类 (1) 完全变态 ①蚊 ( ) (2) 不完全变态 ②蝇 ( )
③臭虫 ( ) ④蟑螂 ( ) ⑤蝴蝶 ( )
有害生物基础答案:
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填充题:
1.媒介节肢 2.门、纲、目、科、属、种 3.软体
4.完全 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 5.完全 卵、若虫和成虫3个 6.卵 卵 7.1 4 8.龄期 9.间接危害 10.蜘形 昆虫 11.3 4 12.温度 13.短波长 14.双翅 15.①无内骨骼,有硬的外壳;②身体和附肢分节,节与节之间有关节可动 16.昆虫 17.物理 化学 18.唇足
选择题: 1. B 2.A 3.B 4.C 5.C 6.C 7.A 8.C 简答题:
1.①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翅2对;③胸部有足3对。
2.①是昆虫,有昆虫的特征;②身体扁平,触角长丝状,足长善于奔走;③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向
前掩盖头部。 3.蜘形纲。4对足。
4.咀嚼式口器――蟑螂、刺吸式口器――蚊、舐吸式口器—-蝇和虹吸式口器――蝴蝶。 5. 物理因子――温度、湿度、光等。
环境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其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6.①直接危害 对人体的直接损害,如吸血、骚扰、毒害等; ②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7.机械性和生物性传播两种。 8.机械性传播。
9.①繁殖式 如病毒立克氏体、细菌(如鼠疫杆菌),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经繁殖数目增多,但形态上没有变化。
2
②发育式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仅发育完成其生活史,于形态上的变化,但不繁殖,数量不增加。如蚊子传播的丝虫病。丝虫的微丝蚴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的过程, 经过发育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数目不增加。
③发育繁殖式 病原体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要完成其生活史的一部分,要经过发育和繁殖,不但形态上发生变化,而且数目也增多。在发育过程中的无传染性,只有发育和繁殖完成之后才有传染性。如按蚊虫传播的疟原虫。
10.①标本兼治,着重治本;②不是单纯考虑害虫,更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③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
手段,而要采用多项措施;④不是以消灭杀尽害虫为目的,而是要求将害虫的密度减少到不足以造成危害。 匹配题: 1.(1)—② (2)—① (3)—③ 2.(1)—③ (2)—① (3)—④ (4)—⑤ (5)—② 3.(1)—①、②、③ (2)—③、④
消 毒 基 础
一、判断题
1.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 ) 2.消毒就是消灭四害 ( ) 3.消毒可以治疗传染性疾病 ( ) 4.消毒的作用是指隔离传染病的病人 ( ) 5.开窗通风是物理消毒方法之一 ( ) 6.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之一 ( ) 7.为了提高消毒效果,一定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 ( ) 8.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 ) 9.预防性消毒是指周围地区有疫情发生,本地区尚无传染病发生,但有传入的可能所采取的消毒措施称为预防性消毒 ( ) 10.预防性消毒是指对病家的消毒 ( ) 11.房间内实施喷洒消毒半小时内可以打开门窗通风 ( ) 12.房间内实施熏蒸消毒应熏蒸2小时后才能打开门窗通风 ( ) 二、单选题
1.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三个环节是 ( ) A.污染空气,污染的水源,病人排泄物 B.病人,带菌的猫、鼠,带菌健康人 C.污染的食品、粪便、病死动物 D.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2.传染源是指 ( ) A.传染病病人,带菌者,带菌动物 B.污染物品、飞沫、尘埃
C.病人使用的餐饮具、痰液、带菌动物 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
3.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应首选 ( ) A.化学法 B.物理法 C.生物法 D.杀虫法
4.甲型肝炎病毒污染过的餐饮具消毒时应首选 ( ) A.开窗通风 B.消毒剂浸泡 C.煮沸 D.消毒剂喷洒
5.用消毒剂喷洒房间时要保护病家的贵重物品,因为消毒剂具有 ( ) A.腐蚀性 B.挥发性 C.刺激性 D.溶解性
6.用消毒剂喷洒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因为消毒剂具有 ( ) A.挥发性 B.粘滞性 C.刺激性 D.爆炸性
7.疫点(房间)实施喷洒消毒的顺序第一步是 ( ) A.先里后外 B.先外后里 C.先中间后四周 D.先四周后中间
8.对书报、贵重字帖、画的消毒应选用 ( ) A.喷洒发 B.浸泡法 C.煮沸法 D.熏蒸法 9.“非典”病人离开房间后,对这房间实施消毒正确的方法是 ( ) A.擦抹桌椅 B.熏蒸1小时 C.浸泡餐饮具 D.熏蒸2小时
10.对“非典”病毒消毒,最有效的消毒剂是 ( ) A.过氧乙酸 B.过氧化氢 C.新洁尔美 D.碘伏
11.对甲型肝炎病毒最有效的消毒剂是 ( ) A.酒精 B.洁尔美 C.漂白粉 D.表面活性剂
3
12.需进行疫点终末消毒的是 ( ) A.流感 B.“非典” C.普通感冒 D.细菌性痢疾
消毒基础知识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二、单选题
1(D) 2(A) 3(B) 4(C) 5(A) 6(C) 7(B) 8(D) 9(D) 10(A) 11(C) 12(B)
杀虫药剂的中毒预防和保管
一、判断题
1.农药毒性大小的依据是对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 ) 2.杀虫剂对鼠经口LD50越大表示该杀虫剂越安全。 ( ) 3.农药差不多均有毒性,只是毒性大小差异而已,所以必须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工作 ( ) 4.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使用时注意安全即可。 ( ) 5.造成农药中毒原因:生产过程中,运输储藏过程中,配制使用时以及误服、误用意外事故等。所以我们要加强各环节的中毒安全预防。 ( ) 6.对害虫效果好的杀虫剂对人畜毒性均高。 ( ) 7.配好的药液,要贴上标签,妥善存放。 ( ) 二、单选题
1.农药中毒途径是 ( ) (A)经口 (B)经皮肤吸收 (C)经呼吸道 (D)经口、经皮肤吸收、经呼吸道三种途径
2.农药中毒可影响到 (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消化、神经、呼吸等系统
3.判断农药毒性大小的依据是 ( ) (A)对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B)绝对致死量LD100(C)中毒出现的快慢(D)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预防农药中毒只要注意安全运输即可 (B)预防农药中毒只要加强生产时安全保护即可 (C)预防农药中毒要加强各环节的中毒安全防护 (D)预防农药中毒只要加强药物保管即可。 三、填充题
1.杀虫剂可造成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的中毒损害。 2.配制和喷洒杀虫剂都很容易发生 。
3.有害生物防制员在喷洒杀虫剂时感到不适,如头晕、乏力、恶心等,应立即 。 四、简答题
1.试述药物配制时的中毒预防? 2.试述杀虫剂使用时的中毒预防?
杀虫药剂的中毒预防和保管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二、单选题 1.(D) 2.(D) 3.(A) 4.(C)
三、填充题 1.神经系统 2.中毒事故 3.停止喷药 四、简答题
1.试述药物配制时的中毒预防?
答:(1)配药人员应懂得安全使用农药和准确安全稀释农药的方法; (2)有专用配制和量取农药的器具,要仔细计算,随配随用; (3)配制后用具要按要求洗清;
(4)配好的药液,要贴上标签,妥善存放。 2.试述杀虫剂使用时的中毒预防? 答:(1)使用前应检修好喷雾器;
(2)身体健康情况下进行喷洒,每天喷洒不超过6小时;
(3)了解所喷药剂性能,领会掌握安全操作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 (4)风力太大时,不要进行喷洒操作。
(5)喷药时不饮食、不吸烟,皮肤接触到药剂时用肥皂清洗。 (6)喷洒时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喷药。
蚊 虫 防 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