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温州话词汇特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2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温州话词汇特点

摘 要:温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方言,在词汇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温州话词汇中的古词古义,主要由古越语、古楚语、古江东方言三个层次构成;二是温州话词汇的特殊构词,包括构成词素和修饰成分后置两方面;三是温州话中的特殊词汇,包括同义词群、习用语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温州话 词汇 古词古义 构词 特色词汇

温州古为瓯越地,温州话是古吴语的继承者,在古代瓯越语和瓯越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南吴语的代表,温州话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音,又与古楚语、古江东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由于温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其他特点,使它成为一种特别难懂的方言,历来深受国内外学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古词古义、特殊构词、特色词汇三个方面来探讨温州话词汇的独特之处。本文所指的温州话是以温州市区为核心的温州话。

一、 温州话词汇中的古词古义

温州话是以古汉语为主体发展而来的。温州话中的许多词汇都是继承古汉语而来,保留了不少古词,很多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在温州话中仍大量使用。

温州话中有很多保留古义的古代词语,如衣食生活所需的“衫袖”表示袖子,“卵”表示蛋,“箸”表示筷子,“汤”表示热水,“轩儿”表示“厢房”;又如时令所指的“明朝”指的是明天,“昨夜”指的是昨天,“日昼”表示中午,“黄昏”表示晚上;再如身体部位“臀”表示屁股;器物“埕”表示瓮,“面盂”指脸盆;动作如“佗”表示抱,“泅”表示游泳等。温州话中有的词还保留了古音古义,如“伏”音“捕”,表示孵;“雀儿”音“将儿”,指小鸟;“不啻”音“斧世”,表示不止,等等。

温州话词汇是由多层次构成的,主要包括古越语、古楚语和古江东方言三个层次。 (一) 古越语所遗留的底层词 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地,属百越的一支。古越语通行于春秋时的吴越两国,属侗台语,是今日侗语、壮语、傣语、泰国语、越南京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①。这是温州话最古老的层次。温州话中保留有古越语所遗留的底层词,有许多基本词汇跟同是百越后裔的侗、壮、傣、水、越南语言相同。例如:木筏说“排”,轻摩说“捋”等都同泰语;柚子说“泡”,酒瓮说“埕”同侗语;上瘾说“念头”,花蕾说“蕊”都像越南语。

(二) 古楚语遗留层次

上古南方汉语只有楚语。吴越地区在春秋时为吴越国领地,原来不说汉语的吴越江南各地最初是被楚国收服的。楚灭越后,加强对吴越之地的统治,吴越被列为三楚之一的“东楚”,楚语在吴地有很大影响。吴语的形成除结合古越语底层外,汉语方面可能由楚与中原话两源融合而成(中原话主要来自于晋室南迁)②。

楚语在吴语尤其是在南吴语的形成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温州话中至今还保留着南楚沅湘方言。如表庭院的“坛”,同《楚辞》;竹叶称“箬”乃《说文解字》中的楚语词;“惮(发 ①②

沈克成,沈迦《温州话(修订版)》,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第1页 沈克成,沈迦《温州话(修订版)》,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第3页

怒)”、“嬉(游玩)”、“拌(挥弃)”、“訾那(怎么样)”、“幱杌(粗劣,不修边幅)等最具有温州方言特色的词,据汉扬雄《方言》,都本属楚、南楚、沅湘间的方言词。

(三) 古江东方言层次

东楚方言与吴越语相融合而形成一种有地方色彩的江东方言③,这是吴语的直接祖先。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温州郡城设计人郭璞为《尔雅》、《方言》、《楚辞》等作注时,征引当时的江东方言。他的江东、江南方言词与今温州话相合的有十余条,如“餹(糖)”、“敦(墩)”、“瓯”、“浦”、“薸(浮萍)”、“虾蟆衣(车前草称白脚蟆衣)”等。

二、 温州话词汇的特殊构词

在构词上,温州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下面主要从构成词素和修辞成分后置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 温州话词汇的构成词素与普通话不同

在温州话里,有相当数量的词,其构成的词素与普通话不同,如:今天(该日)、早晨(天光)、吃点心(吃接力)、小孩(细儿)、青年(后生儿)、河蟹(田螅儿)、老虎(大猫)、脖子(头颈)、菜蔬(肴配)、打雷(响佛)、闪电(烁龙)、害羞(睇人睛)、回家(走归)、干净(光生)、现在(能界)等。

有些复合词意义相同,但构成词素只是部分相同。例如:依旧(原旧)、起床(爬起)、做伴(做队)。

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在形式上存在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区别,在普通话里是复音词,但是在温州话里是单音词。如:寒冷(冷)、顽皮(皮)、狭窄(狭)、咳嗽(嗽)等。

(二) 温州话词汇的修饰成分后置

温州话中一些词汇的词序跟普通话正好相反,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词汇词素的词性和地位是平列的,如“牢监(监牢)”、“闹热(热闹)”、“气力(力气)”、“身腰(腰身)”、“板砧(砧板)”等;另一种是修辞成分后置的偏正复合词,这是典型的侗台语言的底层现象,这里着重探讨的是这一点。

1.定语后置于名词。这种现象在温州话词汇中非常普遍,如“菜咸、笋干、豆腐软、米碎、饭焦、酒汗、甘蔗淡、裙衬、老鼠黄、菜头生、茶浓、天色热(热天)、篾青(青竹篾)”等。

2.副词后置于动词(如“走好”、“走先”、“吃添”、“吃快”等)及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好甚”、“坏倒”等),这两种可看作是句法的底层现象。

3.牲畜雌雄是在前面加“草、雄”,但配种的不同性别的动物称呼常常后加“娘、牯”,如“猪牯、猪娘”。

三、 温州话中的特色词汇

温州话词汇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词汇相比存在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温州话中的一些词汇很特殊,具有自己的特点

1. 有的词词义与官话错位。有些词说法相同,但意义却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温州话中的“馒头”指有馅的包子,无馅的叫“实心包”;温州话中的“了不得”指不 ③

沈克成,沈迦《温州话(修订版)》,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第3页

够,而不是表示突出;温州话中的“蚕豆”指豌豆,而蚕豆则叫“槐豆”。

2.有的词跟别的方言罕有相同,如乖说“香人”,看说“眙”,苦瓜称“红瓤”,漂亮说成“割切”等。

(二)温州话中丰富的同义词群

温州话中的同义词非常丰富,如“洗、荡、汏”都表洗;“恶、皮、蛮、跰”都表顽皮;“躁、涌、惮、惶”都表生气;“法门、法子、计策、阵、谱头”都表计谋。

同义词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可以由引申转义产生,如以水沸的“涌”兼表发脾气,以“乱”表争吵,“后生”表年轻,“饮”表粥汁,“有”和“冇”表示富和穷;也可以通过表情修辞变式产生。相对于语词的基本形式,因表情而增生的各种同义形式都可视为它的“表情修辞

变式”,即含有感情色彩修辞作用的构词变化形式。常用手段有重叠式、附加式、嵌衬式、摹状式、换称及讳称,不同手段构成的种种变式产生了无比丰富的同义词语形式,通常用来表达人们不同的感情修辞色彩。这里着重探讨的是由换称及讳称而产生的同义词。

1.背称和面称的换称在温州话中很常见,如:父亲背称“阿伯”,面称“阿爸”;母亲背称“娘”,面称“阿妈”。年轻的父母旧时迷信常怕受不起而改称,父亲改叫“阿叔、阿大(叔叔)”,母亲改叫“阿婶”。换称还有关礼节,如岳父岳母背称是“丈人、丈人老,丈母娘”,面称随妻子叫,同父母;公公婆婆背称“第官爷,第家、第家娘”,面称随丈夫叫,同父母。

2.由于婉饰、避讳而换称是最常见的。对长辈、上级、客人说话时需要婉饰,如大便说成“上坑”,拉肚子说成“坑松”,聋称“耳朵背”;一般动词也得改用敬称,如走好说“行好”,进来说“踏底”,吃说“用”等。另外,出于避讳,一些词也需要换称,如生病称“不健、不好过、妆不动”,棺材说“寿枋、百岁”,死说“走过爻(“爻”等于普通话中的“了”)、过辈爻”等。

(三)用詈词代替程度副词“非常”

温州话中有一个很特殊、很有趣的现象,即用一些不吉利的詈词来代替“非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极言程度之深,如“死人”、“短命”、“棺材”、“瞙膅”等,像“死人热”、“短命长”、“棺材好”、“瞙膅重”等。

(四) 温州话中的习用语

温州话中有一些很生动形象的习用语,常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地表达所要描绘的事物或情况,如“头皮胀(可怕)”、“烂粒(流氓)”、“打蟹酱能(弄得乱七八糟)”等。

(五) 温州话中还有一批特殊的代词 温州话称“此”为“该”,和普通话中的“这”意思相同;称“彼”为“许”,相当于“那”;称“何”为“狃”,“狃宕”即是“哪里”的意思。

温州话作为古吴语的继承者和中国文化价值最高的语言之一,不仅在古代瓯越语和瓯越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当今普通话和中国文化更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温州话词汇的特殊性,既增加了理解温州话的难度,又使温州话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温州话词汇中保存的古词的古义古音,使温州话更接近于我们华夏祖先说的话,对于研究古汉语词汇,了解古代书面语,阐释诗词曲赋及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一些生僻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继承历史,更可以传承文化。温州话词汇中的特殊构词和特色词汇,是温州人民在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生动活泼的词语,对于生活中事物、动作、习俗等的描绘都深切入微,极富表现力。普通话主要来源于书面语,要进一步丰富它在日常生活这一方面的词汇,理应从各地方言中汲取生动活泼的和有特色的口语词汇,温州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借鉴吸收来丰富普通话及中国文化,使普通话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中国需要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文化补充。 ④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版,第214页

温州话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有着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它和普通话以及各地方言一起构成汉语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沈克成,沈迦《温州话(修订版)》,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 [2]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8月第1版 [3]崔山佳《方言中几个比较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形式》,《台州学院报》,2006年2月,28卷,第1期

[4]池昌海, 王纯《温州话动词重叠式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34卷,第5期

[5]潘悟云《温州方言的介词》http://www.docin.com/p-17854723.html

搜索更多关于: 温州话词汇特点 的文档
温州话词汇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vqx9oyyy7b8vd53zj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