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教案我愿住在童话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能够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和《大鹿》这两首歌曲。 2.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进行表演。 (二)具体要求 1.学唱并背唱歌曲《小红帽》和《大鹿》,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2.欣赏《龟兔赛跑》,了解它的故事情节并能分角色扮演音乐中的小动物。3.听辨音乐情 绪,找到相应的画面,并能够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4.听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钢琴、录音机、VCD 或录象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二)图片、道具 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用音乐“讲”了几个小朋友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既有富有童话色彩的歌曲,又有童话 故事音乐。这一内容的安排主要是用音乐“讲述”童话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重点: 1.学会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大鹿》。 2.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本单元难点: 体会《小红帽》和《大鹿》所描述的不同音乐故事,指导学生以歌声表现歌曲中的不同音乐 形象和故事的发展。
第2单元教案快乐的游戏教学设计 第2单元快乐的游戏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 关文化 第一 课时 ①唱歌《阿西里西》 ②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 奏方法 堂鼓、小钹、木鱼的其 他演奏方法 彝族风土 人情 第二 课时 欣赏《转圆圈》 ①随着欣赏曲《转圆圈》哼唱 部分词句 ②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①随着《转圆圈》的音 乐,即兴表演动作 ②用堂鼓等为《阿西里 西》作伴奏 第三 课时 欣赏《踢踺子》 唱歌《拔河》 ①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 制造气氛 ②合着音乐表演踢踺子的动作 ①歌表演《拔河》 ②用人声、打击乐器为 《拔河》设计伴奏 第四 课时 ①欣赏《布老 虎》 ②活动《士兵 进行曲》 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表 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 另行设计动作表现《士 兵进行曲》的节律 布老虎的 民俗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2.继续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 仿。 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 (二)具体要求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 2.认识堂鼓、小钹、木鱼,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 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进行曲》设计动作。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 兵进行曲》。 2.投影仪。 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二)文字图片材料 1.图片、各种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图片。 2.节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阿西里西》、《拔河》两首唱歌曲目、欣赏曲目《转圆圈》、《踢踺子》、《布 老虎》及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组成,其主题是儿童们快乐的游戏。这一贴近儿童生活、 易为儿童所接受和表现的题材,必将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在儿童游戏歌曲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阿西里西》和《转 圆圈》都是十分典型的游戏歌曲,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继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诸方面得到锻炼,特别在创造力的培养方 面更是处处有空间和机会,例如探索堂鼓、小做木鱼的非常规演奏方法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 的练习,学生们很可能想出一些连教师也想不到的演奏方法来。例如《拔河》中的领唱和齐 唱;音乐活动壮兵进行曲》,不仅要求学生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律吻合,而且还要求学生反应 灵敏,动作协调,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利的。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
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 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单元的难点: 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衔接与配合。 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 3.《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容易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 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比较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欣赏时仍然有一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 (三)音乐材料分析 1.《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 “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这首歌曲从结束音上来看是宫调式,但从第1、3 乐句来看,显然具有微调式的特点,因此, 这首歌曲具有调式交替的特点。 2.《转圆圈》 这是云南少数民族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 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 三个音,(只有两处用了 la 音),但结 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 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 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 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 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3.《踢踺子》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管弦乐曲,是老一辈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 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作, 全曲取名《中国儿童玩具》,由《踢踺子》、《抖空竹》、《放风筝》、《布老虎》四首短 小的管弦乐曲组成。《踢踺子》是其中的第一乐章。 乐曲的主题由木琴奏出,轻盈活泼,将孩子们踢毯子的神态生动地勾画出来: 由大军鼓、三角铁、铃鼓、木梆子、马锣组成的节奏音型更增添了活泼欢乐的气氛,小提琴 用跳弓、顿弓,在不同的音区重复这一主题,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接着主题由木管乐器演奏, 并加以变化,表现了热烈欢快、相互据戏的场面。最后,在弦乐的长音和弦上,结束了这一 乐章。 4.《布老虎》 这是管弦乐曲《中国儿童玩具》的第四乐章,描绘了民间玩具布老虎的生动形象,布老虎既 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温柔动人的一面,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布老虎的双重形象。乐曲开始时由 大管奏出威严的老虎主题: 随后出现的打击乐声,描写布老虎在孩子们的摆布下做出种种勇猛威严的动作。接着就出现 了一段由双簧管奏出的温和的曲调,表现了布老虎被驯服后的温柔: 一声吊钹声过后,又出现了布老虎威严的主题,随着提琴的拨弦声,布老虎迈着稳健的步伐 越走越欢。全曲在一声大锣声后结束。 5.《拔河》 这是一首富有民族风格的儿童游戏歌曲,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犹如民歌中的号子,数板“一 二三、一二三”和“加油加油加油!”的运用更增添了身临其境的生活气息。 除了第一乐句外,其它各句都是领唱与齐唱各唱两小节,既方整又富有规律,并符合拔河的 节奏,但领唱的最后一个音与齐唱的第一个音都不是同一个音,这可能会形成教学中的一个 难点。 6.《士兵进行曲》 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作,选自《儿童曲集》。表现了一群木偶兵神气地操练的情景。全 曲的旋律进行几乎都是级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多次使用,塑造了既神气可爱又小心翼翼地 前进的木偶兵的生动形象。这首乐曲虽然不长,但与作者的《快乐农夫》一样,是享誉世界 的钢琴小曲,成为钢琴初学者的必弹曲目。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年级:二年级下学期 课题:劳动最光荣 课型:艺术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劳动最光荣〉〉 2、拓展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等活动,在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的同时,并使他们 懂得要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做贡献,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2、学习多种歌曲的表演方式,为歌曲添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自由做律动) 2、师问:同学们听过三
只小猪的故事吗?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 大灰狼为什么没把第三只小猪的房子给推倒?(因为第三只小猪 的房子是砖头盖的,说明这个小猪非常勤劳。 二、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师问:你们还发现谁和第三只小猪一样 勤劳?(雄鸡、小鸟、小喜鹊、小蜜蜂),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呢?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师介绍打击乐器 及演奏方法,(鼓、双响筒、三角铁、串铃、沙槌) 2、请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有节奏的用打击乐器模仿刚才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4、同学们真棒,不但会模仿小动物们的叫声,还会用打击乐器有节奏 的敲打小动物的叫声,大家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师问: 这种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的呢?(靠劳动来创造的) 5、按节奏读这句词(师问生答) 6、出示课件:大家看看大屏幕的这些小朋友都在干吗呢?他们勤劳吗? 7、有的同学刚才在听歌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现在,我们就跟 着音乐轻声地演唱一遍。 8、师带唱一遍 三、.歌曲拓展 1、师:同学们唱的可真棒,不过,胡老师觉得如果能配上动作来表演 一定会更好的,你们说对不对啊?那胡老师是教还是同学们自己想动作 来配上歌曲呢?(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2、师: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胡老师想一想,我们除了给歌曲配上动作, 我们还能用什么来丰富歌曲的内容呢? 生:可以配上打击乐器。 3、师:那么,今天我也想让大家来当一回小小音乐家,,上节课,老 师让大家回家用日常的生活用品做了些简单的小乐器,老师今天也想唱 歌,请一为同学上台来为老师伴奏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不同的节奏来为 歌曲伴奏,自由创编节奏,学生上台表演。 4、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的用手上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劳动最光荣〉〉,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 请我们班的同学今天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下节课告诉胡老师你 都帮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胡老师看看我们班谁会是那个最勤劳的小 朋友
第五单元 动画城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 乐 与 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唱歌《我是快乐的小木匠》 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 第二课时
①欣赏《蓝皮鼠和大脸 猫》
②活动《跟着队长走》
①《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叫声。
②学唱《大风车》 ①排成“十字”队形旋转。 ②跟着队长做动作 第三课时
欣赏《三个和尚》 ①童谣《三个和尚》 ②学唱《三个和尚》
③歌谱,“跳树桩”游戏 用打击乐器为童谣配伴奏 第四课时
①唱歌《大风车》 ②单元复习。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二)具体要求
在演唱、观看VCD、做游戏的过程中,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卡通文化带给人们的愉悦。
用木鱼、堂鼓、小钹为儿歌伴奏,进一步熟悉、巩固这三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学唱歌曲《大风车》和《快乐的小木匠》,按照动画片中的情绪,大方地演唱。 做游戏,熟悉唱名。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 头饰:印第安人插着羽毛的头饰。 2. 图片:蓝皮鼠图片、大脸猫图片。 3. 打击乐器:木鱼、堂鼓、小钹。 4. 《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快乐的小木匠》《跟着队长走》《三个和尚》音响资料(录音带)。
5. 写有唱名do re mi sol la 的卡片,按以下位置摆放: ⑥
① ② ⑤ ③
6. 节奏卡片:
(二)文字、图片资料 1.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的动画片,或动画片片断、图册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