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产业产品的生产、消费未必是上海的,但它的设计、营销渠道的传播应该是上海的,它的产品推广应该是上海的。通过这些核心领域、核心环节的带动,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向全国,做向国际。 3.4 主要任务
要做大、做强、做响上海的时尚产业,必须以时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打通产业发展瓶径,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尚产业集聚,提升时尚产业的科技含量。因此,今后几年上海在时尚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3.4.1 打造多维度的时尚购物空间,进一步强化时尚消费市场的城市品牌 依托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各类载体,结合原有商圈改造和轨道交通上盖周边综合开发,积极加强时尚购物空间建设,汇集海外异域风情商品、动漫延伸产品、中国传统文化用品、节庆用品、本土创意作品等时尚商品,打造城市时尚地标,建成上海的“商业鸟巢”,发挥引领时尚风向标的作用。 3.4.2 突破设计、营销两端,建立新型时尚产业发展架构
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坚持引进与吸收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紧密结合上海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政策聚焦,打破上海在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天然瓶颈,逐步摆脱原有加工制作型轻纺产业发展的旧结构,着力向创意型、营销型时尚产业结构模式转变。
3.4.3 强化时尚资源要素的挖掘和集聚,提升上海时尚产业的影响力 集中力量统一维护时尚产业载体资源,将时尚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时尚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时尚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努力成为国际时尚信息、时尚人才和时尚品牌企业的汇集地。
3.4.4 搭建时尚产业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时尚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时尚信息发布、时尚产品推广的专业性与商业性,建立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设计服务平台。 3.4.5 多层次发展,导向形成时尚产业的社会和谐氛围
根据时尚产业动态性、传递性的特点,以面向广大老百姓、让老百姓消费得起为出发点,积极拓宽时尚消费的社会覆盖面,实现时尚产业“高、中、低”多层次发展。其中,“高端嫁接”,继续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延伸相关时尚活动,拓展研发、发布、展示等产业链环节,打造时尚风标;“中端自主创新”,加强传统经典产品或者老字号产品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利用世博会的契机,建立国际化的营销渠道,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时尚产品走向世界;“低端造市”,加快现有园区和市场的改造,运用资本服务平台,普及和引导流行理念,设计一些满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更美观产品,营造时尚消费氛围。 4. 上海推动时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在时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等诸多外部推动性的因素不容忽视的。为此,要从优化环境、完善产业链、打造发展载体等方面,设计促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4.1 产业导向政策
4.1.1 制订上海时尚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时尚产业发展与布局,确定时尚产业的发展龙头、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为孵化国际级时尚设计师、时尚摄影师、形象造型师、时尚模特、时尚品牌策划专家,开发国际时尚前沿技术,培育国际级时尚品牌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时尚产品,培育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尚企业提供方向性支持。
4.1.2 实施时尚企业促进政策
以创新性含量、销售覆盖面、研发投入比率、市场响应度、国际化程度等为主要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传统消费品类企业,认定为时尚企业,享受时尚产业政策,在税收返还、人员培训、研发费用抵扣、市场流通、房租优惠等方面,给予一定期限的奖励和扶持。
4.1.3 建立时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鼓励风险资本和外来人才进入时尚产业。设立时尚产业风险基金,对服装服饰、家居纺织、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艺术、数码娱乐等相关行业,给予资金扶持。
4.1.4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和时尚品牌
一是建设自主时尚品牌梯队,立足城市品牌资源,从争创世界、国家、市级品牌三个层次,按层次、分梯队推进,相应制定实施品牌战略的目标,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上海著名品牌的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时尚产业的产品、企业品牌。选择一些能够突破的领域,重点扶持和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如纺控、家化等,和一批时尚品牌,如百草集、老凤祥、汉光瓷、翠之宝等。促进优势资源向名牌企业集中,发挥品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以自主时尚品牌创新为着眼点,坚持做好“四个结合”,构筑城市立体品牌群,创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时尚名牌。
4.1.5 制定有利于设计产业外包化发展的特殊政策
以政府支持为后盾,鼓励行业协会或者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举办各类时尚产品的国际设计专业赛事,加强各类赛事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运作,对优胜设计师适用紧缺人才政策,予以引进或者吸引来上海工作。
4.1.6 充分释放各类存量政策的最大效应
分类指导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加强现有载体政策与时尚产业的对接,逐步培育3-5家以时尚为特色的时尚类产业园区,鼓励盘活存量房地产资源用于时尚产业发展。 4.2 载体建设政策
4.2.1 加强对大型时尚活动的支持,扩大城市影响力
将时装周、艺术节、电影节等一批大型时尚活动,打造成为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服务平台、国际品牌辐射中国的展示高地、原创设计培养提升的孵化基地。吸引国际重要时尚活动到上海举办,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重大时尚活动。 4.2.2 建设新一代时尚购物场所
结合商圈改造和地铁上盖综合开发,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现有时尚购物市场的品位,强化各类时尚园区的销售功能,形成设计与市场的对接,规划融设计、展示、商务、购物、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时尚购物空间,着力打造一批彰显民族特色、集聚民族品牌的购物市场,努力为世博会期间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 率先建立上海时尚产业博物馆
选择合适场所,建立上海时尚产业博物馆,将世界、中国和上海的时尚产业用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汇聚于馆中,具有展示展览、体验教育、在线服务、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等功能。
4.2.4 专设上海时尚产品展示厅
利用工博会、上交会、时装节、汽车展等大型会展平台,结合工业新产品展示馆建设,设立“上海时尚新产品展示厅”,吸引国内外品牌企业到上海来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