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5.(5分)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都在曲线y=(常数是>0,x>0)上,若顶点D的坐标为(5,3),则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是 y=x .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3),C(5,),所以B(,),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的解析式. 【解答】解:∵D(5,3), ∴A(,3),C(5,), ∴B(,),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 把D(5,3),B(,)代入得
,解得
,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 故答案为y=x.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
16.(5分)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分割成如图的四块,其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用这四块纸片拼成与此正方形不全等的四边形MNPQ(要求这四块纸片不重叠无缝隙),则四边形MNPQ的周长是 6+2或10或8+2 .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
图1的周长为1+2+3+2
=6+2
;
图2的周长为1+4+1+4=10; 图3的周长为3+5+
+
=8+2
. 或10或8+2.
.
故四边形MNPQ的周长是6+2故答案为:6+2
或10或8+2
【点评】考查了平面镶嵌(密铺),关键是得到与此正方形不全等的四边形MNPQ(要求这四块纸片不重叠无缝隙)的各种情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7~20小题每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第22,23小题每小题8分,第24小题14分,共80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8分)(1)计算:4sin60°+(π﹣2)﹣(﹣)﹣(2)x为何值时,两个代数式x+1,4x+1的值相等? 【分析】(1)根据实数运算法则解答;
(2)利用题意得到x+1=4x+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原式=4×
(2)x+1=4x+1,
2
2
2
0
﹣2
.
+1﹣4﹣2=﹣3;
x﹣4x=0, x(x﹣4)=0, x1=0,x2=4.
【点评】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18.(8分)如图是某型号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后,蓄电池剩余电量y(千瓦时)关于已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的路程.当0≤x≤150时,求1千瓦时的电量汽车能行驶的路程.
(2)当150≤x≤200时,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当汽车已行驶18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
2
【分析】(1)由图象可知,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了150千米,据此即可求出1千瓦时的电量汽车能行驶的路程;
(2)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再把x=180代入即可求出当汽车已行驶18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了150千米. 1千瓦时的电量汽车能行驶的路程为:
(2)设y=kx+b(k≠0),把点(150,35),(200,10)代入, 得
,
千米;
∴,
∴y=﹣0.5x+110,
当x=180时,y=﹣0.5×180+110=20,
答:当150≤x≤200时,函数表达式为y=﹣0.5x+110,当汽车已行驶18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为20千瓦时.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1)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就解析式;(2)找出剩余油量相同时行驶的距离.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类问题应结合图形,理解图形中点的坐标代表的意义.
19.(8分)小明、小聪参加了100m跑的5期集训,每期集训结束时进行测试,根据他们的集训时间、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从集训时间和测试成绩这两方面,说说你的想法.
【分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求得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和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
(2)根据图中的信心和题意,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解答】解:(1)这5期的集训共有:5+7+10+14+20=56(天),
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11.88+11.76+11.61+11.53+11.62)÷5=11.68(秒), 答:这5期的集训共有56天,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11.68秒;
(2)从集训时间看,集训时间不是越多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劳累,导致成绩
下滑,如图中第4期与前面两期相比;
从测试成绩看,两人的最好成绩是都是在第4期出现,建议集训时间定为14天.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8分)如图1为放置在水平桌面l上的台灯,底座的高AB为5cm,长度均为20cm的连杆BC,CD与AB始终在同一平面上.
(1)转动连杆BC,CD,使∠BCD成平角,∠ABC=150°,如图2,求连杆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DE.
(2)将(1)中的连杆CD再绕点C逆时针旋转,使∠BCD=165°,如图3,问此时连杆端点D离桌面l的高度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了多少?(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
≈1.41,
≈1.73)
【分析】(1)如图2中,作BO⊥DE于O.解直角三角形求出OD即可解决问题. (2)作DF⊥l于F,CP⊥DF于P,BG⊥DF于G,CH⊥BG于H.则四边形PCHG是矩形,求出DF,再求出DF﹣DE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如图2中,作BO⊥DE于O.
∵∠OEA=∠BOE=∠BAE=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