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一)的规定。 表(一)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最小距离
公称通径mm 距离mm 25 40 32 40 40 50 50 60 70 70 80 80 100 100 125 125 150 150 200 200 管道应固定在建筑的结构上,支撑点应能承受充满水时管重和再另加114kg附加荷载。管道固定采用管道支架、吊架和防晃支架。管道支架、吊架的间距应满足下表(二)要求。 表(二)管道支架或吊架的间距
公称通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离mm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设置吊架或支架的位置应不影响喷头的喷水效果。一般吊架与喷头的距离不宜小于30cm,与末端喷间的距离不应大于75cm。在支管每段管子上至少应设置一个吊架,相邻两喷头间的管段上应设置一个吊架,当喷间间距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但吊架的距离不宜大于3.6m。在通径为50mm或50mm以上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至少应设置一个防晃支架。管线过长或改变方向,必须增设防晃支架。防晃支架应能承受管道、配件和管内的水重的总重量50%的水平方向推力,而不致损坏变形。立管应有在其底部、顶部设防晃支架,同时隔层设防晃支架。当喷头管道安装于通风管之下时,管道应由建筑结构或专设支架支撑。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两建筑物之间应设置柔性连接器穿墙及过楼板,一般应加套管,但管道焊接缝不香置干套管内,穿墙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厚,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下,管道一般不宜敷设在有腐蚀性介质的地方,如必须设置时,对此管段必须作特殊防腐保护处理。 系统排水措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系统管道宜有0.002~0.005的坡度,使其坡向排水管;
② 若系统少于5只喷头,应在管道低凹处,装设一螺纹堵头排水口;当系统喷头多于5只时,应装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排水管与辅助排水管的管径见表喷(三)。 表(三)排水管与辅助排水管管径
配水干管通径(mm) ≥100 70-80 <70 排水管通径(mm) 辅助排水管通径(mm) ≤50 ≤40 32 32 25 地上的消防管道应涂以红色或红色环道标示,以区别其它管道。管道在安装和专用设备设中断时,应用塞子或管堵将敞口封闭,继续施工时再打开,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2) 喷头安装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管网经过试压、冲洗后进行。安装喷头所需的弯头、三通等采用专用管件。喷头的安装采用工厂配备的专用板手。发现喷头的框架、溅水盘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应更换喷头。当喷头需要更换时,更换上的喷头与原喷头,型号相同。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滤水器。凡易遭机械损伤的喷头,应安装防护罩。喷头安装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和墙面的距离。 (3) 湿式报警阀安装
该项工程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然后安装湿式报警阀,水源控制阀、湿式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安装在明显而便于操作的地点,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2m左右。两侧距墙不小于0.5m,正面距墙1.2m。安装报警阀的室内地面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① 应确保其报警阀前后的管道中能顺利充满水;水力警铃不发生误报警; ② 每一个水流指示器为一个报警分区,每一个报警分区应安装一个检测装置。 安装完后,应对其操作机构和传导装置作必要的调整,使其动作灵活、指示正确。 (4) 组件安装
① 水力警铃应装在公共通道或有人的值班室内,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阀门和通径20mm的滤水器。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安装启动压力不小于0.05MPa;警铃连接管必须畅通、无锈蚀,水轮转动灵活。 ②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水流指示器在管道试压冲洗后方可安装。一般应安装在分区安全信号阀后面管道上,其尺寸必须与管径相匹配。
b.水流指示器的桨片、膜片一般宜垂直于管道,其动作方向和水流方向一致; c.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的桨片、膜片动作灵活,不允许与管道有任何摩擦接触,且要求无渗漏。
③ 系统中的安全信号阀应靠近水流指示器安装,且与水流指示器间距不小于500mm。 ④ 自动排气阀应在管道系统试压冲洗后安装于立管顶部或配水管的末端,不应有渗漏。 系统中安装的控制阀包括闸阀、安全信号阀、蝶阀等型号、规格、安装部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方向正确,阀内清洁无堵塞,无渗漏;系统中的主要控制阀必须安装启闭指示。 ⑤ 节流装置和减压孔板应安装在公称通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孔板安装在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与弯管的距离不小于所在管段通径的两倍。压力开关宜竖直安装在通入水力警铃的管道上,并不允许在安装中拆动。在系统末端设试水装置。
(5) 系统试压和冲洗
系统安装完后,应按设计要求对管网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以验证其工程质量。 管网的强度、严密性试验一般采用水压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以及试压结果,必须由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市质检总站专业工程师现场验收,确认并签字。 ① 水压试验
系统水压试验应用洁净水进行,不得用海水或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溶液,且应有防冻措施。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1.40MPa或设计压力的1.5倍。测压点应设在管道系统最低部位。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净,然后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无泄漏、无变形、无压降为合格。系统严密性试验一般在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其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小时,经全面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系统的水源干管、进户管和室内地下管道应在回填隐蔽前,单独地或与系统一起进行强度、严密性水压试验。 ② 冲洗
系统冲洗的目的是为了将内部的堵塞物清除干净,以免系统投入运行后,因局部遭受堵塞而影响其灭火功能。不得用海水或含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溶液对系统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排放管应接入可靠的排水井或沟内,且保证排水时的畅通和安全。排放管的截面积不应小于冲洗管的60%。水冲洗应以不小于3m/s的速度和下表所列流量进行。冲洗应连续进行,以目测方法检查,当出口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一致时,即为合格。系统冲洗试验记录按如下表: 管道水冲洗流量表
管子规格(mm) 冲洗流量(L/s) 200 98 150 56 125 38 100 25 75 14 50 6 40 4 在系统的地上管道末与地下管道连接前,应在立管底部加设堵头,然后对地下管道进行冲洗。水冲洗应连续进行,以出口处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的目测基本一致为合格。水冲洗时的水流方向应与火灾时系统运行的水流方向一致。管道冲洗后应将存水排尽,需要时可用压缩空气吹干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6) 管道防腐
管道的防腐处理十分重要。
① 明装管道:刷防锈漆一道,待交工前刷大红面漆两道;
② 暗装管道:刷防锈漆二道,第一道防锈漆干透后再刷第二道,且防锈漆稠度要适宜。 ③ 埋地管道;采用石油沥青防腐层。 (7)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应包括:水源测试、消防泵性能试验、报警阀性能试验、排水装置试验、系统联
动试验、灭火功能模拟试验。 ① 水源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用压力表、皮托式流速测定管测定并计算室外水源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它们应符合设计要求。
b.核实重力水箱的容积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是否有保证消防蓄水量的技术措施。 c.核实消防水池的容积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是否有保证消防蓄水量的技术措施。 d.核实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是否能满足系统灭火和要求,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泵的供水试验予以验证。
② 消防泵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泵,达到设计流量和压力时,其压力表指针应稳定;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各密封部位不得有泄漏现象。以备用电源切断后,消防水泵的运转情况仍符合上述要求。
③ 以自动式和手动方式启动稳压泵后,在其共管区域末端度试水装置开启放水的情况下,五分钟内应能达到设计压力,且压力表指针稳定。 ④ 湿式报警阀性能试验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打开系统试水装置后,湿式报警阀应能及时动作,经延迟器延时5~90S后,水力警铃应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应输出报警电信号,压力继电器应能接通电路报警,并启动消防水泵。
⑤ 对系统进行排水装置试验时,应将控制阀全部打开,全开主排水阀并保持到系统压力稳定为止。
若系统所排放出的水能及时进入排水系统,未出现任何水害,试验即为合格。 ⑥ 系统联动试验符合下列要求:
a.用烟感探测器专用测试仪输入模拟信号应在15秒内输出报警和启动系统执行信号,并准确、可靠地启动整个系统。
b.用感温探测器专用测试仪输入模拟信号后应在20秒内输出报警和启动系统执行信号,并准确、可靠地启动整个系统。
⑦ 当消防监督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应作灭火功能模拟试验。
对个另区域或房间升温,使一个或数个喷头动作喷水,然后验证其保护面积、喷水强度和水力、电力报警装置的联动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规定。 (8) 系统验收
系统竣工后,应对系统供水源、管网、喷头布置以及系统功能进行检查试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