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B.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C.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和加工,又参与物质的运输 D. 破坏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可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中通常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某因 B. 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 C. 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导致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变小
D. 多细胞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mRNA种类出现差异,细胞趋向专门化 3.生物膜上常有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B. 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的加工 D.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氧化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B. 用显微镜的凹面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 C. 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D. 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几个重要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1 -
C. 摩尔根等人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7.用O标记后的H2O灌溉某株植物,短时间内O不可能出现在( ) A. 植物周围的氧气 B. 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 C. 细胞质的水中 D. 叶肉细胞生成的糖类中 8.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 葡萄糖、氨基酸 B. 氨基酸、葡萄糖 C. 碱基、氨基酸 D. 乳糖、葡萄糖 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一一核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染液染色→酒精速浸→晾干
B.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6种小分子有机物 C. 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DNA与RNA的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只有含氮碱基不同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叶绿素分子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
D.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髙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 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 D.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12.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 )
A.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B.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
C.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
- 2 -
18
18
成紫色
D.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C. 甲状腺激素与呼吸酶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细胞D. 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14.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B. 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癌细胞在机体中出现的机会增大与当前环境恶化有关 D.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
15.食品检测需要对营养物质进行鉴定,下列成分、试剂和颜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淀粉:碘液,蓝紫色 B.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C. 脂肪:苏丹 III 染液,橘红色 D.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16.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 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C.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D. 该细胞分裂后可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子
1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B. 光反应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在暗处进行
C. 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D. 光反应完成能量转化过程,暗反应完成物质转变过程
18.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A. 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B. 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C. 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1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 3 -
C.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吸收需要酶和色素的参与 D. 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的许多化学反应
20.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做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A. 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 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 F1的自交 D. F1的测交 21.下列各组基因型中,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
A. AaBb和aaBb B. 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 AABB和aabb
2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蓝色由隐性遗传因子b控制。一对褐眼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男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可能性是 A. 1/2 B. 1/4 C. 1/6 D. 1/8
23.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 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A. RR:rr=1:1 B. RR:rr=3:1 C. Rr:rr=1:1 D. RR:Rr:rr=1:2:1
24.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 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 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 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25.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4 -
(1)要获得细胞中的上述各种细胞器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中蛋白质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__________。 (3)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
(4)图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7.图为某种核苷酸(图1)和某核苷酸链(图2)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1的右上角部分为腺嘌呤,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Ⅰ、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基本原料?____________.
Ⅲ、请指出图中哪一个位置上的氧去掉后便可成为主要遗传物质的基本原料:____. (2)图2中1、2、3、4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由图2中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____分子.
(4)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种.
28.下图甲是五个细胞(A?E)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一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完成: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