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部分自己做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1 8:47: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以下答案有部分本人及本人好伙伴一起努力寻找的,若有不对的请联系本人修改,不要误导大众,若有增添的也请联系本人=3=

另外一部分是网上给出的,也谢谢它的作者~ 呐宋宋敬上 无机部分答案

1 .当煤气进入量变小,而空气的进入量很大时,产生侵入火焰,它将烧热灯管。在点燃煤气灯之前,先将空气调至最小,点燃后再逐渐调节空气与煤气进入量的比例。

2 .把洗刷后的玻璃仪器倒置,如果玻璃仪器不挂水珠,则玻璃仪器己被洗刷干净,否则,玻璃仪器没有被洗刷干净。

3 .此时样品重,双臂天平应加砝码,单臂天平应减砝码。 4 .滴定失败,需重滴。

5 .选用可溶性草酸盐,如果有钙离子则生成草酸钙沉淀。

6 .分析纯,化学纯,优级纯试剂瓶标签纸的特征颜分别是红色,蓝色和绿色。

7 .不正确。应把 0.5000mol·L-1 的 HCl 稀释成 0.1000mol·L-1 的 HCl,然后滴定以便缩小读数造成的误差。 8 .读取25.00毫升。

9 .NaOH 能腐蚀玻璃,NaOH 溶液存放时间较长,NaOH 就和瓶口玻璃的主要成分 SiO2 反应而生成粘性的Na2SiO3 而把玻璃塞瓶口粘结在一起。 10 .先用硼酸溶液洗,再用大量的水洗。

11 .配制 NaOH 饱和溶液放在塑料瓶中,放置一星期左右,取上清液,加不含 CO2 的蒸馏水稀释即得。简单的方法,也可快速称量 NaOH,然后用不含 CO2 的蒸馏水冲洗一下,再用不含 CO2 的蒸馏水配制。

12 .首先用 H2O2 把 Fe2+ 氧化成 Fe3+,然后调溶液的 pH 值大于2,煮沸溶液,生成 Fe(OH)3 沉淀,过滤,即除去了Fe2+。

13 .虽然 CaCl2 不显酸性,但它能和 NH3 形成加合物。

14 .在 Al(OH)3 和 Zn(OH)2 白色沉淀中,分别加氨水,沉淀溶解的是 Zn(OH)2,不溶的是 Al(OH)3。

15 .乙炔钢瓶,氧气钢瓶的颜色分别是白色和天蓝色。

16 .将化学计量的 NaNO3 和 KCl 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加热混合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转化,然后热过滤。把所得清液冷却,结晶,过滤,则得到 KNO3 晶体。 17 .由于 K2Cr2O7 和 AgNO3 反应有 Ag2CrO4 沉淀和 H+ 生成,所以溶液的pH值变小。 18 .因为溶液会呈碱性,I2 歧化成IO3- 和 I-,所以无 I2 生成。

19 .在碱性条件下,二价的锡为 SnO22-,它具有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能将 Bi(OH)3 还原为金属 Bi,SnO22- 成为锡酸根 SnO32-,所以溶液中有黑色沉淀。

20 .一般现用现配。配制时,要用煮沸除空气的蒸馏水(冷却),并保持溶液呈酸性,在溶液中加些铁钉。 21 .没有加 NaF 固体的试管溶液变黄,加 NaF 固体的试管溶液颜色无变化。Fe3+ 能把 I- 氧化成碘,但加入 NaF 后,由于生成稳定的 FeF63- 配离子,Fe(III)/Fe(II) 电极电势变小,不能把 I- 氧化成碘。

22 .I2 可与 I- 生成 I3- 配离子,以 I3- 形式储备起来。 I3- 溶于水,所以 I2 易溶于KI溶液。

23 .一般现用现配。由于二价的锡极易水解,所以配制 SnCl2 水溶液要先加 6mol·L-1 盐酸,后加水稀释至所要求的体积。保存时,溶液中加些锡粒。

24 .由于金属钠容易和空气中的氧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金属钠需保存在无水煤油中,可用

无水 CuSO4 来检验和除去水。如果含水,白色的 CuSO4 则变蓝

分析部分答案 问答题:

1 .6mol·L-1。 2 .75~85℃为宜。温度过高 C2O42- 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温度过低 KMnO4 与 C2O42- 的反应速度慢,在酸性溶液中滴下的 MnO4- 还来不及与 C2O42- 反应即分解。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测定产生误差。

3 .绘制标准曲线时可用蒸馏水作参比;测定试样时,用试样溶液作参比。

4 .① 温度过低 Fe3+ 和 Sn2+ 的反应速度慢,SnCl2 容易加入过量; 温度过高时矿样还没来得及分解完全,溶液就被蒸干,使矿样溅失给测定造成误差;

② SnCl2 过量太多会将 HgCl2 还原为金属汞,金属汞能与重铬酸钾反应给测定造成误差;

③ HgCl2 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是避免 Sn2+ 将 HgCl2 还原成为金属汞。 5 .[1].25.00mL 移液管; [2].500mL 容量瓶;

[3].用2、4、6、8mL吸量管或10mL吸量管; [4].酸式滴定管; [5].量筒。

6 .[1].称取固体 Na2S2O3 溶于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 [2]. 称取固体 KMnO4 溶于蒸馏水中煮沸。

7 .因 EDTA 和被测成分反应时产生H+,随着滴定的进行会使溶液的酸度发生变化,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常加入酸、碱缓冲溶液以维持溶液一定的酸度。 8 .不溶物为 MnO2,用 HCl 溶液、或 H2O2 与 HNO3 的混合液洗。

9 .不能。因为它们的一级离解常数和二级离解常数之间相差不够4~5个数量级,只能一次被滴定。

10 .自身指示剂,由无色变为微红色。 11 .淀粉指示剂、蓝色变为亮绿色。 12 . [1]. 慢速定量滤纸; [2]. 快速定性滤纸。 13 .均用HCl。

14 .不能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因为 Kb1 小于 10-8 不能进行酸碱滴定。 选择或填充题:

1 .偏低、偏低、偏高、偏高。 2 .C、D、B、A。 3 .C。

4 .0.1mL,3位有效数字,0.4%;20mL。 5 .B、C、C、A。

6 .定性和定量,快、中、慢,白、蓝、红。 kl

物化部分(部分,,,后来懒得查了,,欢迎大家增添出完整版的)

//某溶液由A和B二物质组成,且A和B的折光率有明显差异,如何用折光率的办法测定溶液的组成?

如果有溶液中组分含量与折光率关系曲线,则根据测得的折光率查组分 含量。如果没有这种关系曲线,则根据需要自己测定数据画一条关系曲 线然后应用。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你是如何检查它是否饱和的?若不饱和你如何处理使之呈饱和甘汞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会有氯化钾的晶体析出来。 如果不饱和了,把里面的液体倒掉,重新加饱和氯化钾溶液,然后将电极用去离子水洗干净,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一晚上,就可以用了。要是不放心,可以用标准氢电极测一下。

//当温度不算太高时,常用镍铬—镍硅热电耦用于测温,在所产生的热电势中,哪根丝为正电位?哪根丝为负电位?

正极 镍铬 负极 铜镍

//吸光度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温度,浓度,厚度

//取相同大小的比色皿,一个装蒸馏水做参比,一个装待测液,有时会发现待测液透光度为102%,如何解释?

机器预热不够,或样品有气泡

//HCl,NH3等气体不允许抽入真空油泵内,为什么? 会腐蚀

//油扩散泵可分为一级泵二级泵等等,这里的级数按什么划分? 就是按照泵轴上的叶轮数来划分单级泵,双级泵,多级泵的。

//存放气体钢瓶应注意什么事项?

(1).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脂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用 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烧。 (2).直立放置要固定,远离火源,严禁阳光暴晒。 (3).氧气减压阀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4).开启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侧面,即不要面对减压阀出 口,以免气流射伤人体。不许敲打气瓶如何部位。 (5).用完气后先关闭气瓶气门,然后松掉气体流量螺杆。如 果不松掉调节螺杆,将使弹簧长期压缩,就会疲劳失灵。 (6).气体将用完时,气瓶中的气体残余压力一般不应小于几

个兆帕/平方厘米,不得用完。

(7).气瓶必须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有问题时要及时处理,不能带 病运行。

(8).请仔细阅读气瓶及气体减压阀的使用说明书,以得到更详

细的介绍。

//玻璃水银温度计有全浸式和局浸式两种,在使用时有什么不同? 全浸式温度计在测量液体时需要将玻璃温度计全部放入被测物中,局浸式只需浸入温度计上标明的指定位置即可

//不慎将水银温度计打破,水银洒落地上,如何做善后处理

1.尽可能收集流出来的水银:将散落的水银用纸或其他工具收集,使其集中到一处(水银相互接触后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球)再将其收集到小瓶中,上面加上少量水,然后盖上盖子。 2.在可能撒有水银的地方撒上一些硫磺粉,再将硫磺粉收集到塑料袋中。 3.再在水银撒落处撒一些硫磺粉,过几天再清扫干净。 4.收集的水银、硫磺粉,各校区集中后可交化学学院处理。

//对热电耦进行校正使用什么方法? 通常热电偶检定用双极比较法进行,

//溶液的比旋光度和旋光度二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旋光度是从旋光仪上直接测出来的数值,比旋光度是旋光度排除了溶液浓度(或密度)和比色管长度的影响之后得出的数值

中间,,,就没在找了,,, 22.晶体;分子;能级

23.电位差计,那两个空不知道了就,,, 24.自来>蒸馏>超纯>去离子>电导 25.NH4NO3,,,因为KCl跟Ag+反应啊~

1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部分自己做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dgh0b4zq9d31q9oe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