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1:1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 地理信息技术 基础 数字地球

4 数字地球作用: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 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

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

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

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定位 GPS导航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2 简要程序

3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 应用:用到地图、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预测 城市管理

随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 5 地理组学案

四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3S”技术的关系 RS 获取

GPS 定位 信息 处理 GIS 2 数字地球: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

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3 地理信息技术 基础 数字地球

4 数字地球作用: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随州二中高三地理必修三教学案(三)

2015.12--2016.1(邹小波审编)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 西北地区--- 为主的自然特征 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以西, 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 北部和 大部;

随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 6 地理组学案

2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东部--- ,西部--- 和 相间分布 气候:类型:

成因: ,受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

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

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 、 、。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二 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 地区

原因--气候变异, 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 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

---物质条件; 日数多---动力条件

气候异常---多年持续 ,加剧荒漠化进程 ②人为因素------常起 作用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 ---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 过的 ---牧区 掘井

过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 原则: 与 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③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④ 措施:①合理利用 资源 ②利用 措施和 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 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 ,因地制宜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问题 ⑤控制 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⑥ 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

⑦ 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随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 7 地理组学案

2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阻隔,受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

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

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二 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

原因--气候变异,人类过度的经济后动 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

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加剧荒漠化进程 ②人为因素------常起决定性作用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樵采---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 过的放牧---牧区 掘井

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③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④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保护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⑥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种植耐旱植物

⑦ 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

1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云贵广西等地)石漠化严重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地面冲刷强烈 地形起伏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严重 土壤层薄且贫瘠,易造成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滥垦耕地、砍伐薪柴等造成地

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裸露,失去保护

随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 8 地理组学案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 图文 的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h7i1qv9j0c4dl2wbj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