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字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字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8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1998年第4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1999年7月中旬,大宇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7月27日,大宇因“延迟重组”,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8月11日,大宇在压力下屈服,割价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8月16日,大字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字电器、大字造船、大字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8月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字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由于在此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大字最终不得不走向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大宇集团为什么会倒下?在其轰然坍塌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在作怪。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宇集团已经显现出经营上的困难,其销售额和利润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与此同时,债权金融机构又开始收回短期贷款,政府也无力再给它更多支持。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但大字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正由于经营上的不善,加上资金周转上的困难,韩国政府于7月26日下令债权银行接手对大宇集团进行结构调整,以加快这个负债累累的集团的解散速度。由此可见,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不仅难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于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解散,是其财务杠杆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要求:
⒈试对财务杠杆进行界定,并对“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进行评述。 ⒉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⒊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⒋我国资本市场上大批ST、PT上市公司以及大批靠国家政策和信贷支持发展起来而又
债务累累的国有企业,从“大宇神话”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4、股利分配政策案例分析 案例资料:
表1:三家化工企业的历年现金股利分配资料
A化工 年份 股分每股利每股现金的润 股利 他式 0.6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 5 0.71 0.6 0.75 8 0.60.50.3 B化工 利配每股利每股现其润 金股利 形股分的他式 C化工 利配每股利每股现其润 金股利 形股分的他式 利配其形2006 0.27 0.13 0.27 0.4 0.5 0.61 2 5 4 3 0.1 0.12 0.12 0.16 0.18 0.15 0.09 6 8 8 4 7 0.0 0.3 送红8 股 0.0增股、送红5 股 0.0 0.2 0.10.00.00.00.00.04 0.18转增股 0.25 0.30 0.30 0.1 0.2 0.30.4转增股
表2:化工行业主要收益指标的行业平均数据和三家公司数据 年份 行业平均 A化工 B化工 C化工 2010 2011 2012 2010 2011 2012 2010 2011 2012 2010 2011 2012 净资产收6.77 4.95 5.03 14.64 17.92 16.03 19.47 20.20 18.00 2.98 益率(%) 主营业务29.630.932.2利润9 6 8 率(%) 4.98 6.03 46.14 43.05 39.49 30.49 35.23 34.24 22.03 26.56 29.65 问题:
(一) 计算三家公司各年的股利支付率,并分析评价三家公司股东的当前收益状况。你是否赞成三家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 你认为股利分配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有什么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