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g×4Vm3+
解析:选A mL溶液中Al的物质的量为= mol,稀释后溶液中
427 g·mol-1108m
mol108250m333+3+-13+
A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 mol·L,c(SO24-)=c(Al)=
4V×10-3 L108V22×
250m125m-1-1
mol·L= mol·L。 108V36V
7.(2018·江西两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VB.V L Fe2(SO4)3溶液中含a g SO24-,取此溶液 L用水稀释成2V L,则稀释后溶液
2a3+-13+
中c(Fe)为 mol·L(不考虑Fe水解)
576V
C.已知某NaCl溶液的密度是1.17 g·cm,可求出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把100 mL 20%的NaOH溶液跟100 mL 10%的NaOH溶液混合后,可判断NaOH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15%
解析:选B 1 L水中溶解了58.5 g(1 mol)NaC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A项错误;V L Fe2(SO4)3溶液中含a g SO24-,则c(SO24-)=a2a-13+3+
mol·L,又c(Fe)∶c(SO24-)=2∶3,则该溶液中c(Fe)=×c(SO24-)= 96V3144VaV
×144V2V-13+-1
mol·L,取此溶液 L用水稀释成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c(Fe)= mol·L=
22Va-1
mol·L,B项正确;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未知,故无法求出此溶液的物质的量576V
浓度,C项错误;因为NaOH溶液的质量或密度未知,因此无法判断NaOH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D项错误。
8.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硫酸 化学纯 CP氨水 化学纯 CP500 mL500 mL品名:硫酸品名:氨水化学式:H2SO4 化学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98相对分子质量:17密度:1.84 g·cm-3密度:0.88 g·cm-3质量分数:98%质量分数:25%
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 mol·L和6.3 mol·L
B.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 mol·L,c(NH3)>6.45 mol·L
-1
-1
-1
-1
-3
-1
-1
5 / 20
C.各取5 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w(H2SO4)<49%,w(NH3)>12.5%
D.各取10 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解析:选B 利用c=
1 000ρw1 000×1.84×98%-1
计算:c(H2SO4)= mol·L=18.4 M98
mol·
L,c(NH3)=
-1
1 000×0.88×25%-1-1
mol·L≈12.9 mol·L,A错误;硫酸的密度大于水,
17
氨水的密度小于水,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 mL,稀氨水的体积小于10 mL,故有c(H2SO4)<9.2 mol·L,c(NH3)>6.45 mol·L,B正确;5 mL浓硫酸和5 mL浓氨水的质量分别为1.84 g·cm×5 mL=9.2 g、0.88 g·cm×5 mL=4.4 g,而5 mL水的质量约为5 g,故各取5 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w(H2SO4)>49%,
-3
-3
-1
-1
w(NH3)<12.5%,C错误;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为浓硫酸,稀释时,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
中,否则易引起暴沸,D错误。
[规律方法]
1.同种溶液混合后浓度计算的关键点
有关溶液稀释及混合的计算,应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前·V前
=c后·V后或c1V1+c2V2=c混·V混,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而是
m混
要根据密度计算,即V混=。
ρ混
2.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的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 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等体积 混合1 后,质量分数w> (a%+b%)(如H2SO4、HNO3、HCl、NaOH等多数溶液)。2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时,必然是溶液越浓,密度越小,等体积混合后,1 质量分数w<(a%+b%)(如酒精、氨水溶液)。2等质量混合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流程1.配制仪器——容量瓶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还是ρ<1 g·cm),则混合后溶液中1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2-3-3-3-36 / 20
(1)构造及用途
(2)查漏操作
(3)注意事项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③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
定的。
④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⑤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即所需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的容积时,要选择比所需溶液体积大而差别小的容量瓶,如配制“450 mL”溶液时,应选用500 mL规格的
容量瓶,计算溶质的量时,也应按500 mL计算。 ⑥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流程分析
(3)注意事项
7 / 20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不
必计量水的用量。
②定容振荡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用再加水定容。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图A装置配制0.1 mol·L的NaOH溶液(×) (2)用图B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3)用图C配制0.5 mol·L的Na2CO3溶液(×)
-1-1
(4)配制0.100 0 mol·L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5)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
-1
-1
的溶液,所用的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容量瓶(×)
(6)用配制100 mL 0.100 0 mol·L K2Cr2O7溶液(×)
-1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中不正确的
操作有( )
B.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⑥
A.②⑤
C.①②③⑤
解析:选C NaOH容易变质,且容易潮解,称量NaOH固体时应该在烧杯中快速称量,图示操作方法不合理,故①错误;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或者稀释液体,溶解NaOH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故②错误;转移溶液时,玻璃棒应该放在容量瓶
8 /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