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评审问卷最低要求/ 与评价的相关性P3 产品和过程研发的规划P3.1 针对具体产品和过程的要求是否已经到位?对于研发的产品,所有相关的要求都已经到位。组织制定了一道过程,用以识别客户的一般质量管理要求以及研发和过程要求。对询价和合同文本的完整性进行了检查。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必须通知客户,或者由客户对不符合项进行“放行”/ 同意(在委托的情况下)。客户在下级供应商或者原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必须被记录下来。必须在自身要求,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生产制造工艺以及取决于产品用途/使用的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特殊的特征。针对由客户指定的供应商(指定供应商),签署了归口协议。P3.2* 在为产品和过程确定的要求的基础上,是否从总体上对可加工性开展了评价?对于可加工性(可行性)评价的步骤,必须加以规范。必须对合同和询价文本的可行性开展检验。必须落实一道过程,通过它确定所有产品要求,包括那些客户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例如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将经验(教训)以及针对未来的期望考虑在内。在向客户报价前的审批过程必须加以规范。所有相关负责/参与的部门必须确认客户要求的可行性(采购,研发,生产计划,生产,质量管理规划,物流,...)在报价阶段,就已经需要考虑到样件制造,原型件制造等所需要的产能。必须考虑到来自P7“客户支持/客户满意度/服务”的要求。P3.3 是否为产品和过程研发编制了相关的计划表?在项目计划表下,还应为产品和过程研发编制专门的计划表。这些计划表中包含有特定研发和规划活动的具体时间点/持续时间,里程碑,生产测试等相关信息。里程碑应和客户的里程碑协调一致。为各里程碑确定考量指标,并且确定关键路径。内部研发计划表应与对应的项目事件表协调一致。尤其是针对各个里程碑的考量指标。必须确保研发计划表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在研发计划表中,应包括一套质量管理规划,其内容应涉及检验规划,检验工具规划以及风险分析。在研发阶段,必须使用合适的方法,为产品研发提供保证,使得产品在量产时能够满足使用条件(功能,可靠性,安全性)。产品和过程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质量管理规划的组成部分。针对批量生产,提供具备相关工艺技术经验的证明。外包的过程和服务也是项目规划的组成部分。P3.4 针对产品和过程研发,是否考虑到了所需的资源?必须对确定资源的程序加以规范。在这里,所谓的确定资源具体指的是具备资质的人员,预算,基础设施,试验装置,试验室用品,机器,设备等都是否已经到位(机器和设备的负荷情况)。每次启动研发前,都需要首先确定对人员资质的要求以及需要提供的工具,并且加以记录。针对原型件制造,样件制造,试生产,生产测试和批量生产所需的产能以及具体的落实,必须加以规划。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可能产生的瓶颈和额外的需求,应定期开展需求分析。应定期根据项目中的变更,对资源规划加以调整。外包的过程和服务应被考虑在内。P3.5 针对采购对象,是否编制了相关的质量管理计划表?需要落实一道过程,对必要的供应商活动开展规划和检验。这其中也包括发包策略,发包范围以及发包时间。潜在供应商包括已经确定下来的供应商都已经公开。在各个部门之间已经就最晚的发包时间达成了一致。负责设备,机器,模具,服务和工艺的供应商应参与到过程研发当中。必须通过合适的文献记录,确保供应商委托的可追溯性。委托、复查以及验收的时间应记录到过程研发计划表当中。根据具体的产品风险,可能存在的要求和证明方面的示例证据产品/过程研发- 设计任务书(产品,过程)- 客户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 采购条件- 涉及质量管理的要求- 质量协议- 文献记录方面的要求- 物流要求(JIT,JIS,委托)- 时间表,技术交货条件- 互联网上信息平台的访问入口(客户/供应商)- 在职能归口的框架范围内,和客户一起定义针对下级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的责权关系(例如资质,原型件技术放行程序,审批,检验,...)- 检验规范- 产品/过程特征- 订货文件,内容包括数量/ 时间安排- 法律/ 法令(针对具体国家和地区) 环境保护,回收利用要求 性能证明产品研发-技术规范,图纸-特殊的特征-在过去产品上积累的经验过程研发-设备,工具,检验工具的适用性-加工工位和检验工位的设计-搬运,包装,仓储和标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