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D.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
5.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如与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 )。 A.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B.重新执行控制测试
C.重新执行实质性程序 D.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6.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 )的审计报告。
A. 无保留意见 B. 发表保留意见 C. 无法表示意见 D.与审计意见类型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 )。
A.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B.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提请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 D.发表保留意见 2.注册会计师在评价错报影响时,应汇总错报包括( )。 A.对事实的错报 B.推断误差
C.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 D.已调整错报
3.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 A.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B.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C.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D.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4.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 A.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 B.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
C.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D.实施追加的实质性程序
5.下列项目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是( )。 A.确定是否接受委托 B.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执行审计程序 D.评价审计结果
6.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时,应该考虑的情况有( )。 A.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B.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C.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
D.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三、判断题
1.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 2.注册会计师确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 3.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的审计时,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审计效
果和提高审计效率( )。
4.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判断,注册会计师无须考虑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 )
5.如利润多报从金额上看不重要,但这一错报使企业由亏损变动为盈利,则该项错报重要。( )
6.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应该相同。( )
7.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 ) 8.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2.如何运用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 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如何? 4.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哪些内容?
5.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注册会计师对B公司20×7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5万元。B公司的总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项 目 金额/万元 货币资金 20
应收账款 300 存 货 700 固定资产 800 无形资产 180 总 计 2 000
要求:按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确定各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指出这种确定方法有无缺陷,并分析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4. D 5.D 6.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C 2. ABC 3. ABCD 4. ABC 5.BCD 6.ABCD 三、判断题
1. √ 2. × 3.√ 4.× 5.√ 6.× 7.√ 8.√ 四、问答题(略) 五、案例分析题
初步估计的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总资产的0.75%(即15÷2 000)。 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
项 目 金额/万元 比例/% 重要性水平/万元 货币资金 20 0.75 0.15 应收账款 300 0.75 2.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