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卷
姓名: 科目: 大学物理实验 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在落球法测量粘滞系数实验中,10个小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 ] (A)节省时间 (B)减小随机误差 (C)测量方便 (D)减小仪器误差
(2).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试选择出仍能正常测 量的情况[ ]
(A)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零 (B)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无穷大 (C)电源与检流计位置互换 (D)检流计支路不通(断线)
(3).在光杠杆调节中如果望远镜叉丝清楚而刻度尺的像不清楚,应调节[ ] (A)望远镜目镜 (B)望远镜焦距 (C)平面镜 (D)刻度尺 (4).为了消除天平不等臂的影响,称衡时可采用的方法为[ ]
(A)交换复称法 (B)单称法 (C)多次测量 (D)A、B、C都不对 (5).如图1-1所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读为?t,则滑块的 速度为[ ]
x4 x3 x2
xxxx(A)1 (B)2 (C)3 (D)4
?t?t?t?t(6).用电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 ] (A)绝热过程 (B)近似绝热过程 (C)等温过程 (D)近似等温过程 (7).校准电表的正确校准顺序是[ ]
(A)零点—中间点—满刻度 (B)满刻度—零点—中间点 (C)中间点—满刻度—零点 (D)零点—满刻度—中间点
x1 图1-1
(8).在滑线电阻器控制的电路中,能够把电压和电流连续调为零的电路是[ ] (A)限流电路 (B)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均可 (C)分压电路 (D)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均不可
(9).现有单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分别为RV=1500?,RA=1.5?,测量电阻值约为150?的电阻,若不加修正,用下列哪种接法测量比较准确[ ] (A)内接法 (B)外接法 (C)内接法和外接法均可 (D)无法判断
(10).如图1-2所示,电极A处与导电纸接触不良, 其它部分接触良好,则A处附近的等位线[ ] (A)半径减小 (B)半径增大 (C)半径不变 (D)无法判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图1-2 A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0空)
(1).在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用 1 法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用加减砝码的方法测量是为了消除 2 所产生的误差。
(2).在用光栅测量波长实验中,测量光栅常数采用了 3 放大测量法、 4 放大测量法和 5 放大测量法。
(3).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的理论基础是 6 。 (4).气垫导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通过测量短时间内的 7 来近似测量瞬时速度。
(5).模拟法是以 8 理论为基础,主要分为 9 模拟和 10 模拟两类。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小题)
1、简述利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主要步骤。 2、画图说明惠斯登电桥的平衡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