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5:00: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抒情”主题

群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设计者:秦兆海(四川省古蔺县白泥乡白泥中学)

一、设计思想

人教版部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四篇诗文,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这样组元的目的就是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黄河颂》,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是一首诗歌,作者通过赞美黄河——母亲,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本节课围绕“学习抒发爱国情怀”这个主题,来组织三首诗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其中一首课文《黄河颂》,另两首《木兰诗》、《春望》。最后提供自己所创作的两首诗歌——《八月十五日登歌乐山》、《写在“9.3”阅兵》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为建设祖国出力。

二、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阅读诗歌,通过课文“旁注”、“脚注”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大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抒发自己的情怀。 3、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反复阅读诗歌,引导学生探究谈感受。 2、鼓励学生试写诗文,抒发爱国之情。

四、教学准备:电子白板、PPT课件、打印三首诗歌稿子50份、打印小组活动记录表12份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教学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展示PP T课件) (二)初读诗歌,简要了解作品(发给学生另外两首诗的资料) 1、解决生字、生词。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旁注”、“脚注”了解作品的年代和写作背景。 (三)再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

1、引导学生注意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边读,一边划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聆听,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四)品读诗歌,小组活动(发给学生活动记录表)了解三首诗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篇目 《黄河颂》 《木兰诗》 《春望》 作者 写作背景 诗意 主题思想 抒情方式 写作区别 (全班分为12个小组,每4人一组,每个小组讨论填表;抽两个组展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

(五)教师提供自己创作的诗歌,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给学生自创作诗歌资料)

《八月十五日登歌乐山》

歌乐山上英风烈,杜鹃泣血唤郎归。白色恐怖白公馆,黑暗笼罩集中营。松间流水堪悲戚,路上游人欲断魂。但得青山埋忠骨,日月同辉垂青史。

《写在“9.3”阅兵》

峥嵘岁月蒙屈辱,破碎山河耻难忘。八年烽火驱日寇,亿万军民赴战场。血雨腥风惊天地,傲骨忠魂恨黄泉。壮志饥餐东洋肉,薪火相传永无休。 (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板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p839az3y0cqsi0v0jd0weks4q8jb00nt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