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社会救助问题专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1:42: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们不知道这炒面吃了究竟安不安全。大量民众提出捐赠衣物,但旧衣物往往也不被接受。旧衣物必须杀菌消毒后才能发放,人流密集,一旦引发传染性疾病无法控制,时间紧张,我们没有人力和物力做这个工作。”

这次罕见的大规模动员救助行动中,大部分老百姓、义工和一些一线的政府公务员一样,缺乏应急救助和捐赠的相关知识,而上述这些信息在救灾过程中以及结束后,都没有被及时而清晰的传递出来。信息发布系统的缺失不只存在于物资捐赠过程中,对义工的组织和管理同样如此,甚至第一线的公务员往往也不清楚很多情况的变化。岭南狮子会义工队伍的组织者在出动之前,需要自己通过网络和媒体搜集相关信息,退票点在哪、厕所在哪里等等,然后整理出来告诉义工,以便义工在碰到旅客询问时可以提供准确信息。而义工门已经习惯了见到成群的旅客拎着行李忽然涌来又忽然涌去的慌乱大场面,“都是不正确信息误导了他们。”一名广州青年志愿者这样认为。很明显,这一次的火车站救助行动不仅只是给政府部门提供了一次大规模动员社会义工的机会,对于很多民间组织而言,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当政府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民众力量可以动员时,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早在2005年,广州市民政局便提出,要在年内实现广州市注册义工人数达到创建文明城市所需要的户籍人口8%的目标,即义工人数达到60万人。然而一些长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义工给出的评价是,“政府重量,而不重质。”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广州并不缺乏义工,不缺乏热心的义工,缺的是政府对义工有针对性的管理。“希望不是和政府只有这唯一的一次合作。”这是一名尚未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的助学慈善组织负责人的期待。而越秀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正在考虑这次和义工协同作战的经验,可不可以运用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义工动员和管理工作之中。【该则材料通过具体的案例,体现了义工与政府间工作不协调这一矛盾,并分别从义工、政府的角度对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材料6】

在这次雪灾中,整体而言,大部分抗灾救灾的职能都由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承担起来了,官方成为抗灾救灾的绝对主力。事实上,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政府的职能不是万能的,政府来承担抗灾救灾的全部责任和风险难免见襟见肘。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NGO(非政府 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它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整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是现代应急机制的特点和趋势。

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的大地震,由于程序复杂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救灾对策总部在地震后的第三天才得以成立,而在政府的应对程序启动之前,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NGO和志愿者已经到达了现场并开始组织资源、运输物资、展开救助。危机过后,一直沉默的NGO在日本得到了认可。这说明,在紧急情况下,NGO可以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甚至起到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的作用。美国前总统、联合国秘书长海啸重建特使克林顿,总结印度洋大海

5 / 9

啸救灾工作的八点经验教训,其中一条就是应充分发挥NGO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在海啸救灾中非政府机构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援助资金和实际工作,他们已经成为救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NGO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民政部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非政府组织28.37万个。但是,我国自非政府组织诞生之日起,始终面临着政社不分、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难以实施的问题,由此带来NGO资源动员能力严重不足、运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NGO机构比较小,灵活性强,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灾害发生后,他们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另一方面能够马上组织捐款捐物和动员志愿者,做出及时的反应。而政府不仅要判断真实情况,而且要通过庞大的管理体制层层上报、层层决策,然后才能采取行动,往往会错失救灾的最佳时机。【该则材料肯定了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但也指出了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政社不分、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难以实施等问题。】

【材料7】

从目前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看,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占绝大多数的份额。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06年我国民政事业费支出为782.3亿元,这对于4000多万需要救济的城市贫困人口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在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中,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据统计,截止到2月12日,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7个重灾区接收救灾捐款物近12亿元人民币。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我国每年的捐赠75%来自国外,来自国内的25%中,15%由富人捐赠,10%来自平民百姓捐赠。而美国的慈善捐款10%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民众。

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最初是由直接捐赠开始的,而捐赠的对象多是各种官办基金会。很多至今颇具影响力的公募基金会,都脱胎于政府部委。比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是团中央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是全国妇联办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农业部办的。中国的民间慈善组织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准入门槛太高。成立民间组织所依据的法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不仅申请手续繁复,而且审核条件苛刻,比如民间组织到民政部门注册时,必须要有一个党政机关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而且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这使得许多民间慈善组织因为找不到主管部门挂靠,要么成立不了,要么走曲线救国的路线,采用工商注册登记的办法寻求合法注册,而这样的操作,就必须按照企业的标准照章纳税,组织和运作成本负担相当重。同时,人手较少,尤其是缺乏专业人士,也是目前困扰相当一部分由企业设立的基金会的突出问题,慈善活动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慈善项目组织管理人才,在中国这个才是最为棘手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定明确、优惠的免税政策。而我国目前对于免税问题政策比较模糊、优惠的额度偏低、程序繁琐,无形中打击了

6 / 9

人们特别是企业捐赠的积极性。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的税法所得额的3%以内,企业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一旦捐赠金额超过3%,企业还得为捐款项的超出部分纳税。这就造成企业捐得越多,税交得也越多。对于个人而言,享受免税待遇所要经历的繁琐程序,也让人望而却步。

一遇到灾害,大凡机关单位总是按人头、依职务指派捐款或捐物,捐多捐少都有定数,行政色彩浓厚、缺乏自愿性、独立性、自觉性。一般说,你想不捐或者多捐似乎都是说不过去也是容易被当前“另类”。捐赠了款物,心里都愿意知道这些款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为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管理上存在漏洞,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最近,一家媒体专门就唐山新时代企业家进行的一番透视,唐山新时代企业家却大发“好事难做,善门难开”的牢骚。李某自称是个“听招呼型”的捐助者。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与过为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受害者、失学儿童、白血病患者捐款捐物等多种慈善活动,但每一次都需要经过街道组织或者媒体发起形式实现。而平时想做点善事,总需要到处打听,不免产生“善门难寻”的感觉。从事珠宝玉器经营的刘先生则属于“扔下就走形”——每次捐款都是扔下就走,从来不留下姓名。接受来访的他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透露自己的名字,并直言并不是想当做好事不留姓名的活雷锋,而是自己经营的生意本大利也大,免得树大招风,引起社会对自己财产来源的关注,招来麻烦。在胡润慈善排行榜上列居第五位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花5000万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寒门学子完成大学学业,但是他同时不得不再掏200万去找真正的受助人。原因是有关部门以往“盖有公章”送来的贫困生中,有一些并不贫寒,还有竟是领导的子女,慈善腐败以及慈善成本高昂是李书福遭遇的无奈,亦可以看作中国慈善事业困境的缩影之一。【该则材料肯定了慈善事业发展对于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遭遇困境的原因。】

【材料8】

不少南方地区的政府部门,在观念上认为防寒是北方地区需要考虑的事情。在这样的一种意识引导下,在制订当地生产计划、安排当地群众生活的时候,自然就少会考虑“防寒问题”。武汉市在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低温天气后,市区多处供水管道冻裂,造成大面积停水事故。事后检查得知,很多供水管道本身的抗冻能力就不够。如贵州省因为凝冻天气,造成供电设施倒塌,电缆断裂的问题,也是供电部门当初在建设的时候对恶劣天气估计不足。导致这些设施、电缆在承重、抗冻设计上存在缺陷。雨雪天气才持续了半个多月。全国因无煤发电而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就达4099万千瓦,致使许多地方不得不拉闸限电。这与其说是雪灾所致,不如说是电煤管理机制出了问题。在我国、多数火电厂都以10至12作为正

7 / 9

常电煤库存量,5天作为警戒线。而在美国,火电厂的电煤库存量都保持在40天左右。一般的灾害性天气不好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两相比较,我们的抗灾能力为何脆弱,可见一斑。【该则材料通过事例指出我国部分城市在抗灾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材料9】

在2008年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面前,许多人仍固执的选择出行,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自救和互相帮助,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加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互相帮助,减轻政府的负担。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在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并管教家人不随便外出,因此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也抓得紧,大量旅客就不会知道有危险而纷纷涌向车站,也就可能避免饿死、冻死的危险。【该则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民众缺乏自我救援意识和能力等问题。】

题目:

一、材料7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将其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0分)

【中政申论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用200字的篇幅将材料7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概括出来,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全面、准确概括材料问题的能力,因而考生作答时需注意将材料中所提及的问题全面准确地表述出来。】

二、根据材料5,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措施”。要求:措施全面、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30分)

【中政申论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措施”,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此类题型时,需注意所论述的措施做法应具体可行,以使措施具备可操作性。】

三、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型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措施全面、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行文流畅。(50分)

【中政申论解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考生应具备标题即是文章主题的意识,以准确地把握本

8 / 9

文的写作主题。从“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这一标题可知,本文应以提出和论述措施为写作重心,建议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进行写作,以保证文章的结构完整。】

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

更多申论真题可登陆中政申论http://www.zzshenlun.com/?ag=2195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练习获取老师的批改和点评,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9 / 9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社会救助问题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tvc7gxzf9nplx1m20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