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芦岭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东南30公里处,紧靠宿(州)灵(壁)公路和宿(州)固(镇)公路,与合(肥)徐(州)高速公路毗邻,矿区专用铁路与京沪大动脉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图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势
本井田地貌属黄淮河冲积平原,地表岩性性主要以黄河堆积的亚粘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35~+45米,微向东及北东倾斜,地面坡度为0.1%,矿区内无洪水,内涝现象。
煤矿地处平原,矿区内地势平坦,无高低起伏。井田可采煤层为2煤层,系缓倾斜煤层,煤层倾角平均为15°,厚度平均为3.5m。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断层基本不发育。井田可采储量约19383万t,矿井设计年产量为180万t,属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7a。在矿井开拓方式中,综合比较采用立井开拓,原立井延伸的开拓方式。全矿只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矿井通风主要供风硐室有:机电泵房,充电峒室、采区火药库、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
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约为15m3/t。煤层有自燃发火危险,煤尘无爆炸性。
5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1.2地质特征
1.2.1、井田地形
本矿区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区内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为+20.3~+27.10m,一般在+23.5~+24.5m之间。 1.2.2、地质构造
1、构造形态
本井田总体成单斜构造倾角为15o,倾角由浅向深逐渐减小,至井田南部及较大断层附近倾角又开始变大。
2、断裂构造
本井田断裂构造简单,断层稀少,节理较发育。 3、褶皱构造
井田内发育着次一级的宽缓褶皱,褶曲比较发育,且具有短轴宽缓的特点。
综上所述,井田地层产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上随褶皱轴向变化而变化,背斜平缓,本井田属于地质构造简单,倾角平缓的井田。 1.2.3 井田的水文地质
据宿州气象站1951-1982年资料,历年平均降雨量866.7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62年,达1360毫米,最少降雨量出现于1953年,仅为595.2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夏季的6-8月,平均为511.2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59%,年平均降雨为32天,暴雨日年平均仅为4天,日最大降雨量为255.5毫米。
1.3 煤层特征
1.3.1 煤层顶、底板特征
由于本矿构造不太复杂,中有少量宽缓褶皱,没有大、中型断层,可采煤层顶、底板较平整,只有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
6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整。煤层顶、底板不太复杂。
1.3.2 煤层倾角
本矿煤层属于缓斜煤层平均倾角15度。
1.3.3 煤层特征
1.3.1瓦斯:据矿井瓦斯多年测定结果,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15m3/t,定为高瓦斯矿井。
1.3.2煤的自燃和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矿井各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具有自燃倾向。
1.3.3特殊地质因素的评定:其它特殊地质因素中,主要是瓦斯的危害性较大。
1.3.4 井田可采煤层为2煤层,系缓倾斜煤层,煤层倾角平均为15°,厚度平均为3.5m,走向8km,倾向3km,层间距10m。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断层基本不发育。
可采煤层物理特征一览表
煤层 颜色 光泽 煤岩组分 煤岩类型 结构块硬容构造 度 度 重 煤7 灰黑色及黑色 弱玻璃光泽 亮煤-暗煤夹镜条煤带 光亮半暗 层状及块状 碎1.5 1.4 块 煤层 煤9
颜色 光泽 煤岩组分 煤岩类型 结构构造 颗粒结构块硬容度 度 重 碎块 1.0 1.4 黑色 玻璃亮煤为主,暗光亮半亮 光泽 煤次之具镜煤7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条带及丝炭 块状
2 2.1 井田境界 2.1.1 井田划分的原则2 2.1 井田境界
构造 井田境界及储量
8
井田境界及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