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如何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古人如此评说写诗作文。如今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学生的日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中“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满天飞。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低效状况?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打造作文教学的有效课堂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一 巧妙激趣,点石成金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会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萌发表达的欲望。为此我让学生记住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一句话: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我会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时甚至只是练习册中的几句仿写。或提前写好,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或和学生同时完成。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我在每堂语文课前设置了一个五分钟的“课前快餐”环节,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日常优秀习作,或推荐自己欣赏的美文,力求一课一赏,一课一得,日积月累,既锻炼了朗读能力,又训练了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作文讲评课上我设置了一个“花落我家”的展台,将完成优秀习作的学生名字写在上面,若是学生自己评改的作文,小组内会评选出优秀作者,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亮出作者姓名。每当到了这个环节,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眼睛,令教师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写作带给孩子的那种不一样的快乐。
3.借助教材,加强练笔
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写作范本,学习完《背影》一文,我让学生借助一件事,从细节入手,表达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学习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练习场面描写;学习完《列夫?托尔斯泰》,我让学生以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为“模特”,进行人物“素描”,看谁写得最像……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4.注重整理,汇编成册
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分类整理学生的佳作,随时装订成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册,供大家赏析交流。每届学生毕业时,也都是每人一本印刷版的纪念册,其中收录三年来的活动图片和优秀习作。当自己的作品真正印成铅字拿在手中时,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别样的滋味。
精心拟题,先声夺人。我认为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创作灵感,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好的作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创作灵感。
为了启发学生在命题上多动脑筋,起初,我自己进行创意命题,如我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但我不用这个题目,我把题目改为《请你猜猜他是谁》《瞧,他来了》等;《我的妈妈》改成《和妈妈说说心里话》《妈妈,您了解我吗?》《最爱我的那个人》等。我曾经让学生把一些同类题目放在一起比较,如《一个都不能少》和《老师》《我的遥远的乡愁》与《思乡》《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母亲》,很多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指认哪个命题更能吸引读者,有些学生还能随即举出几个例子,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转角遇到爱》《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通过比较、辨别,大部分学生在命题上的灵感得到激发。
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根据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设计了一些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如《童年的梦》《别了,我的童年》《二中,我来了》等的题目,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小大人”的派头。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如《人在初三》《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经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同时又与学生的心理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随着长期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对作文题目进行命题,也很喜欢上作文课,期待在课堂上亮出自己的有创意的作品。
二 互评互赏,切磋磨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强,而且受时间限制,不利于学生对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改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我采取了集体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通过老师初评、明确标准、互评互改、美文展读、抽样复查五步,一个作文集体互评的循环基本完成。这种做法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缩短了作文评改的周期。与此同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时,学生全员互动,人人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潜移默化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评改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写出好文章的热情。
总之,有效的作文课堂,不仅在课上,更在45分钟以外。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写作的快乐应该是心灵的快乐。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