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实验三 常见钢铁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48: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行回火的M 呈白色,因而形成衬度。 球化 退火

球状P 。是F 基体上分布颗粒状Fe 3C。白色为F 同上

基体,白色小颗粒为Fe 3C。部分Fe 3C 颗粒较粗大。

回火M 及细颗粒碳化物+A残。M 分黑区和白区,是轴承淬水后的特有组织。白区在A 晶界处呈网状分布。淬火加热时,碳化物在A 晶界

常规

处首先溶解,使之含碳量比晶内多,Ms 较低, 淬火 低温 回火

些,Ms 点较高,淬火时获得板条M 为主的隐晶M ,易回火及浸蚀呈黑色。白色细颗粒为加热时未溶合金碳化物。

淬火 及回 火 固溶 处理

分布的硫化物夹杂。

正常渗碳的平衡组织。最表层为过共析层,黑 渗碳 3%硝酸酒 钢 后退 精溶液 火

白色F 逐渐增多,P相应减少,一直到20钢原始组织。 淬火 同上

M 回火+碳化物,极细的黑色针状为低温回火含碳量逐步下降,一直到心部,其组织特征,色基体为P ,白色网络为Fe 3C Ⅱ;次表层为共析层,全部为黑色片状P;第三层为亚共析过度层,

王水

黑色点状为碳化物,有的试样存在黑色成条状 同上

M+碳化物+A残。黑色基体为回火M+Ar,白色大块颗粒为共晶碳化物,细小颗粒为二次碳化物。

白色晶粒为A 晶粒,部分晶粒呈孪晶,基体上

同上

淬火后获得以孪晶M 为主的隐针M 体,不易自回火和浸蚀而呈白色;A 晶内的碳化物溶解少

同上

较高,先形成的M 产生自回火,呈黑色,未自 11 +低温回火

M ,白色颗粒为未溶解的合金碳化物。9CrSi 钢,Si 能强化F ,阻碍淬火M 的分解和碳化物的聚集,经250~300℃回火,其硬度仍有HRC60,因而被广泛用来制造工具和模具。

2、描绘出所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注明材料、处理工艺、放大倍数、组织名称及浸蚀剂。

四、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及设备 A .金相显微镜

B .金相图谱及放大的金相图片 C .经各种不同热处理的金相试样 D .合金钢金相样品一套 F .合金钢金相图册 2、实验步骤

(1)每个同学轮流对每个试祥进行观察。

(2)将所观察到的对各种不同温度回火后的金相组织用示意图画出。可采用高倍放大进行观察,参照有关的金相图谱,对照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显微组织特征以及金相图谱,完成下表的填写。

(3)对各类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组织观察时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例如:水淬与油淬;淬火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等。

五、实验报告 1、写出实验目的。

2、画出所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3、说明所观察样品中的组织,其热处理工艺,可参照有关的金相图谱。 4、比较并讨论直接冷却得到的M 、T 、S 和淬火、回火得到的M 回火、T 回火、S 回火的组

织形态和性能差异。 12

实验3 常见钢铁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型号: 三、实验步骤: 13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三 常见钢铁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51j8jinu5ap1c1kzfj507xn0uyq600qlk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