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5课第1框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12:43: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明确目标 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能力目标: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和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自主学习 筑牢基础

(一)阅读教材P3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从其自身发展中产生出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__________发展的产物。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阅读教材P3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了解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1. 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 。2.意识是______的机能。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三)阅读教材P3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了解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 ,还必须有被反映的____________。人脑是生成意识的_________,意识的反映对象即_________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

2.从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___________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 ,意识就不能产生。

(四)阅读教材P37,把握意识的含义和本质,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1.意识含义: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__________;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是派生的,______决定______。

三、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

【实例探究一】了解意识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是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实例探究二】理解意识的本质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赞扬,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了一首诗赞他,其中有两句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原因何在?原来文与可在他

1

住的地方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文化。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因而当他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快速地画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竹子。请回答:

(1)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文与可为什么能做到胸有成竹?

(2)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试分析其理由。

四、对点训练,体验成功 1、“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B.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C.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2、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下列说法合理的有:因为动物

①没有感觉和心理的生物反应形式

②没有劳动和社会这一意识产生必须经过的活动进程

③其大脑尚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像人脑如此高度发达 ④没有语言刺激下产生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C.正确,因为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4、“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受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5、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2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6、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结合材料,从意识的本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的认识。

五、导图整理,形成体系

六、收获与困惑,反思提高

3

附:

一、实例探究答案 1、实例探究一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从其自身发展中产生出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划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一切意识现象既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

(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社会性的劳动最终促成了意识的形成。

(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社会发展的产物。 2、实例探究二

(1)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从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③文与可能做到胸有成竹,是因为他勤于观察,对被反映的客观对象——竹子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形成了有关不同形态竹了的主观映象。

(2)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④因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是符合意识产生、发展的规律的。 二、对点训练答案 1-5:ADDBC

6、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富有创造力的人脑是产生中国探月形象标识的生理基础。

②误时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形成的主观映象。现实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中国探月形象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③可见,中国探月形象标识是客观存在通过探月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创造而形成的。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5课第1框导学案 的文档
第5课第1框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5pz1f37y4vbt01g9t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