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高考及高考模拟题
1. 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 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 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 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答案】A 【解析】
青菜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选择有利变异,A错误;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错误;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正确;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错误。
2. 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 B. 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 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 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 【答案】C
3. 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A. 稀有性 B. 适应性 C. 统一性 D. 竞争性 【答案】C
【解析】生物界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体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 次上。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是生物体层次上的统一模式,故选C。
4. 青霉素(青霉菌产生)长期大量使用,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耐药性增强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 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C. 一个青霉菌中的全部基因总和为基因库 D. 耐药性增强过程中细菌不断进化 【答案】D
【解析】A. 细菌耐药性增强说明药物的定向选择了不定向的变异,A错;B.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选择,耐药性的产生是在青霉素使用前就已经发生,B错;C. 种群基因库是指在一个种群中,该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一个青霉菌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总和为基因库,C错;D.
耐药性增强过程是耐药基因频率变大的过程,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D正确。 5.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A. 自然选择 B. 可遗传变异 C. 基因频率改变 D. 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为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许多可遗传变异可视为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B正确;基因频率改变是现代进化论的观点,C错误;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是现代进化论的观点,D错误。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
【名师点睛】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6. 已知人眼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有3600人;
褐眼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该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0.64和0.36 B. 0.36和0.64 C. 0.44和0.56 D. 0.82和0.18 【答案】A
【解析】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aa)有3600人;褐眼(AA+Aa)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Aa)有12000人。则A的基因频率为(26400×2-12000)/(30000×2)=64%,a的基因频率为1-64%=36%。A项正确,B、C、D项错误。
7. 某种群由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组成,其中EE个体40个,Ee个体40个,ee个体20个,则基因e的基因频率是
A. 20% B. 40% C. 60% D. 80%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
8. 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 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 C. 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在青霉素的影响下,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所以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增加,A错误;个体正常繁殖不会改变基因频率,B错误;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C正确;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菌本身就具有的,D错误。 9. 下列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IV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
B. HIV—般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
C. HIV的侵袭可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来确定 D. HIV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是T细胞,也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A项正确;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染,—般不会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B项正确;HIV侵袭人体,可引发浆细胞分泌抗体,所以可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来确定,C项正确;HIV的遗作物质是RNA,以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DNA,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D项错误。
10. 某豌豆种群中,亲代AA个体占40%,aa个体占20%。则自然条件下,亲代a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40% 和16% B. 50% 和26% C. 40% 和30% D. 50% 和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AA=40%,aa=20%,则Aa=1-40%-20%=40%,a的基因频率是:A=20%+40%÷2=40%;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20%+40%×1/4=30%,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动力
B. 一个群落中全部生物所含的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 C. 种群中的每一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 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答案】D
【解析】生存斗争是种群进化的动力,A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基因总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 12.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因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