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参考资料(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论气节》一文的作者是 ( D ) A. 林语堂 B. 鲁迅 C. 胡适 D. 朱自清 2.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一词出自
( A )
A. 《谏太宗十思疏》 B. 《论语十则》 C.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D. 《朋党论》
3.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指出,创业者应有的节操是 ( D ) A. “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B.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C. “学习外国,自强不息” D. “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4. 《科学的春天》一文最大的特点是 ( C ) A. 行文平易流畅,朴实无华 B. 议论中使用较多的判断句式 C. 议论中灌注着诗一般的激情 D. 能把问题谈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5.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的“落水狗”的比喻义是 ( C )
A. 坏人 B. 塌台人物
C. 现实中作为斗争对立面的暂时落难的坏人 D. 现实生活中伪装公允、善于骑墙的敌对阶级的走狗
6. 按语体来划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是一篇 ( C )
A. 实体事物说明文 B. 科学小品 C. 科技说明文 D. 实用说明文 7. 《苏州园林》一文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运有的说明方法是 ( B ) A. 诠释 B. 比较 C. 比喻 D. 分类
8.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的整体结构方式是 ( D )
A. “总—分”式 B. “分—总”式 C. 并列式 D.“总—分—总”式 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运用了 ( C )
A. 比喻 B. 比较 C. 诠释 D. 图表
10.茅以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 A )
A. 桥梁专家 B. 生物学家 C. 气象学家 D. 化学家
11.《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和《拣麦穗》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是 ( D )
A. 关于食物问题 B. 作家籍贯相同 C. 情感真挚 D. 行文有铺垫
12.《箱子岩》一文选自散文集 ( C )
A.《野草》 B.《文化苦旅》 C.《湘行散记》 D. 《自言自语》 13.称赞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C )
A. 韩愈 B. 苏轼 C.鲁迅 D. 郭沫若
14.《北京的春节》是一篇 (A )
A. 记事散文 B. 写人散文 C. 抒情散文 D. 记游散文 15.《都江堰》是一篇 ( A )
A. 游记 B. 记事散文 C. 实体事物说明文 D. 科学小品
16. 《菊花》的作者扬宪益是 ( D )
A. 生物学家 B. 气象学家 C. 科普作家 D. 翻译家
17.下列作者中,创作《琵琶行》的诗人是 (B )
A. 刘禹锡 B. 白居易 C. 杜甫 D. 李白
18.唐代诗人王昌龄最为擅长的诗作是 ( B )
A. 五言绝句 B. 七言绝句 C. 五言律诗 D. 七言律诗 19.下列作品中用古乐府古题写作的是 ( B )
A.《江南春》 B.《出塞》 C.《迢迢牵牛星》 D.《书愤》 20.下列标题属词牌名的是 ( A )
A.《虞美人》 B.《江南春》 C.《书愤》 D.《送元二使安西》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
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人,共10分)
21.《朋党论》以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对比贯穿全文。这一对比,又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 面 ( ABD )
A. 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情质对比 B. 历史作用的对比 C. 经济地位的对比
D. 人君对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态度对比 E. 社会影响的对比 22.
下
列
文
体
属
于
记
叙
文
范
畴
的
( ABCDE )
A. 消息 B. 通讯 C. 报告文学 D. 小说 E. 童话
23.《送元二使安西》又称 ( AD )
A. 《渭城曲》 B.《游子吟》 C. 《书愤》 D. 《阳关三叠》 E.《对酒》 24.
陆
游
《
书
愤
》
一
诗
主
要
抒
发
的
感
情
包
( ABCD )
A. 壮志未酬的愤慨 B. 时光虚掷的伤感 C. 对南宋投降派的斥责 D. 对诸葛亮这样人物的企盼 E. 对自然经历的概括
有
括
25.巴金的作品具有下列哪些特色 ( ABDE )
A. 真实的内容 B. 浓郁的诗情 C. 诙谐幽默的风格 D. 深远的意境 E. 坦率自然的文笔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参考资料(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朱自清的主要文学成就是 ( B ) A. 诗歌 B. 散文 C. 杂文 D. 小说
2.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 ) A. 对比法 B. 类比法 C. 归纳法 D. 演绎法
3. “从这一点看起来,生长在可为中国模范的名城里的杨荫榆女士和陈西滢先生,真是洪福
齐
天
”
一
句
运
用
的
修
辞
方
法
( D )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D. 反语
4. 杨雄、潘巧云是哪部小说里的人物 ( D )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 《儒林外史》 5. 《散文创作谈》一文的作者是 ( B )
A. 朱光潜 B. 秦牧 C. 朱自清 D. 茅盾
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 D )
A. 钱学森 B. 茅以升 C. 华罗庚 D. 竺可桢 7. 下面作品属于说明文的是 ( C )
A.《科学的春天》 B. 《都江堰》
C.《苏州园林》 D.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8. 科学小品与一般说明文相比,更讲究语言的 ( C )
A. 准确 B. 通俗 C. 生动 D. 简洁
9.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一句运用
( D )
A. 双关 B. 暗示 C. 比喻 D. 比拟
10. 竺可桢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 A )
A. 地理学家、气象学家 B. 物理学家 C. 桥梁专家 D. 科普作家
11. 《苏州园林》中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句话运用了 ( D )
A. 引用 B. 举例 C. 图表 D. 比喻
12. 在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引用说明方法的是 ( B )
的
修
辞
手
法
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