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综合练习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2.只能用与酸反应的方法,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的一步转化的是( ) A.Zn→ZnSO4 C.BaCl2→BaSO4
3.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A.HCl、NaHCO3
B.KCl、NaNO3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C.NaCl、AgNO3
D.H2SO4、NaOH
B.CaCO3→CO2 D.MgO→MgCl2
4.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5.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7.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NaCl) 水 溶解、过滤 B H2(HC1) NaOH溶液 洗气 C KCl(NaOH)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KNO3溶液(KOH) FeCl3溶液 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8.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氢氧化钙溶液
D.稀盐酸
10.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氮气、氢氧化钠 C.空气、氧气、水
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 D.石油、铜、碳酸钙
1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提纯中,所选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方法和所加试剂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一 A B 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铵 鉴别棉线与羊毛线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点燃,闻气味,观灰烬 加适量盐酸 加足量的水,过滤 方法二 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观察颜色 C D 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CH4+2O2
点燃 CO2+2H2O B.3Fe+2O2
点燃 Fe3O4
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
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 A.K2CO3、HCl、Ca(OH)2 C.NaCl、CaCl2、Na2CO3 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B.H2SO4、CuCl2、NaNO3 D.Ba(OH)2、HCl、Na2SO4
1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15.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
A B X CO2 CuO Y Na2CO3 Cu(NO3)2 Z CaCO3 Cu(OH)2
相关推荐: